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千古清流五门堰

更新时间:2024-05-27 12:05:23作者:读书村

千古清流五门堰

作者|周志峰

1乐城之北有湑水,古名秦潭。秦潭北出秦岭深山,出湑谷口,即一马平川。川有唐仙观,观址在今城固县许家庙唐广中学院内。汉灵帝熹平至元和年间(168—184),百姓建“灵寿宫”为成固(今城固)“唐公房拔宅升天”建庙立碑。后改名“唐仙观”。1970年唐仙观《仙人唐公房碑》移存西安碑林。《仙人唐公房碑》记载着唐公房“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的美丽传说:新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许家庙有个叫唐公房的人,在汉中郡(治所西成,今安康)为官。一日,其在老家偶遇一得道真人,遂献美瓜敬之。真人感其诚,邀于湑谷口山上(后称唐公山)赐予仙丹服之。后即“意移万里,知鸟兽言”。公“府在西成,去家七百余里,休歇往来,转景即至,阖郡惊焉。”郡府有鼠,啮咬板车被具,公乃“召鼠诛之,视其腹中,果有被具。”见其异,郡守遂欲从之学,然终不得法,故疑唐公故意留一手不教,欲加害其妻女。公房乃先归于湑谷口,呼师告危。真人与之归,言说与妻女服仙药即可飞天,逃离劫难。怎奈唐妻恋房舍禽畜,真人便“以药涂屋柱,饮牛马六畜”。须臾,“有大风玄云来迎,公房、妻女、屋宅、六畜倏然与之俱去”。于是,鸡鸣狗吠于云中,唐公房“拔家飞举,白日升天”。之后,有《水经注》载:……公房升仙之日,婿行未还,未获同偕云路,约以此川为居,言无繁霜、蛟、虎之患,其俗以为信然。故号为“婿乡”,故水亦名“婿水”,近代改为湑水。

千古清流五门堰

2湑水源出太白神山,一路委蛇蜿蜒,吞涧汇溪,在高山深涧辗转300余里,出升仙口,抵达庆山西麓,于城固县城北15公里处的桔园镇东隅,拐了一个"L"形弯,转向东南流去。五门堰即筑于此弯节点,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此乃一低坝拦河引水灌溉设施,汛时不碍泄洪,旱时蓄水灌溉。南宋《妙严院碑记》(1208)称“......步西北岗,登斗峰......山之根有湑谷之水,截水作堰,别有五门,灌溉民田之利......岸之北,稻畦千顷,烟火万家......”。描述自此建堰后,灌区良田万亩,稻麦丰稔,生民不知饥馑的盛况,被称为“汉中的都江堰”,为城固万民养命之源。五门堰地处湑谷口,扼湑流要冲,截湑水灌田,堰首在许家庙镇街东南。相传始建于王莽居摄年间(公元6—7年),无确切记载。宋绍兴年前(1131)叫唐公堰。清嘉庆十年(1805)《唐公车湃按亩摊钱的批复》碑文载:“唐公一湃,始于汉朝。疏小渠以灌田,流鼻底(斗山)而归河(湑水河),下坝皆属旱地”。清道光三年(1823)《唐公车湃水利碑》载:“五门之渠实起汉矣,相传以来渠口丈八”。五门堰始为土堰。元惠宗至正八年 (1348年)城固县令蒲庸废土渠而用石条砌堰。渠首五门,东二西三,可以启闭,故名五门堰。唐公房升仙虽为神话传说,但最初以“唐公湃”命名五门堰,后世称其“始于汉朝”是可信的。3五门堰初称“唐公湃”,为土堰,易崩。长年冬春筑,夏灌溉,初秋水毁,循环往复,百姓不堪其苦。历代多有修葺。三国时,诸葛亮屯兵汉中,实行耕战政策,对五门堰“踵迹增筑”。汉末至北宋,湑水河直抵斗山脚下,山皆为石,唐公湃水过不得斗山,堰流至斗山而归河,灌区只限于斗山湾东北田亩。加上渠首置定额筒车9轮,提灌渠两侧高田200余亩,最初灌溉面积不足千亩。南宋绍兴初年(1131),县令薛可光扩建引水。他带领百姓根据斗山地势,在斗山北“搭木槽渡引,水始下流”,灌田3000亩。至此,水过斗山,灌区南扩。斗山所搭木槽渐次递增,流量增加,斗山南灌区逐渐扩大。直到南宋宁宗时代(1195—1224),现“稻畦千顷,烟火万家”之盛况。

由于堰过斗山,刳木为渠,每年岁首修补,耗费大量竹木、人力、时间。“略值雨淫,湑必浩发,激湍迫荡,堤为尽去”,常漂走木渠,稻乃薄收。据元至正八年(1348)贾申立《五门堰碑记》记载:元至正七年(1347)八月,堰“无故崩溃”。县尹蒲庸力排众议,“遂登高岗,视于石嘴”,“甫及农隙,命堰长董工役,召冶匠,锻器具,率磨夫(石匠)百余,以役其事。应期咸集。”随后,夜以继日,“焚之以火,淬之以水”,石“皆自暴烈而崩。乃以所取之石,仍塞旧渠”,如是者三。用凿渠条石在唐公湃堰头“横沟五门,用保是堤”。由此唐公湃改称五门堰。蒲庸重修五洞,改创石渠,凿斗山后石峡以通水道。从此,五门堰修成长18丈、宽1丈1尺、“深四仞”的石渠,“灌田40840余亩,动磨70”。“民蒙其惠,立生祠于斗山之麓。”(清.《城固县志》)4斗山石渠狭小,年久圮毁,流量减小,遇旱,斗山南灌区“皆焦土矣”。明弘治五年(1492),知县郝晟领1000余名夫、匠,仍以火烧水淬之法修筑五门堰石渠(峡),渠宽四丈,深二丈,流量增大,并延长下流渠系六、七里,使五门堰“渠水荡荡于田亩,高下无不沾足,而所为五万亩者,无遗利矣”(明.郭岂《重开五门堰石峡记》)。当时五门堰干渠绕斗山,沿丘陵坡地东沿、南沿西行后,折向南行,直到沙河营。灌区囊括今汉白公路北、湑水河西的一、二级阶地。渠系长,灌溉面积增大。明万历三年(1575),知县乔起凤领导群众在渠首五洞垒石坎,以“建悠久之基”。“创修各洞湃水口,计田均水”。于下堰修退水闸(时称下龙门),以泄洪涛之势。石峡用石加固,以绝冲垮之患。又“于堰首西创立禹稷庙3间,大门三间,二门三间,两边官房20余间,以为堰夫栖止之所”。(明.万历十年《重修五门堰记》)。明.万历二十三年至二十七年(1595—1599),知县高登明“捐俸金及赎瑗,买办石灰六百余石,使工锻制石条八百余丈”,将各洞水口之木卷改用石料,仍照乔起凤旧规修砌,“有分水洞湃三十六处,浇田五万余亩”。成为五门堰罐区面积发展最大最多时期。清.康熙至光绪260年间,有毛际可、程仁台、富明阿、周耀东、张世英等22位城固县令多次对五门堰整饬加固,建章立制,倾心保护,使古堰英姿焕发,亘古造福于民。其中,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毛际可“查久淤古堰,侵占在民者,仍照旧宽阔挑浚,水大通行”(清《城固县志》);康熙五十五年(1716),重建龙门寺佛殿;嘉庆二十一年(1816),创修太白楼三间;嘉庆二十五年(1820),县令程仁台多次踏勘五门堰,提出“低截深淘”的治水方案,修建后“越夏至秋,堰堤稳固”;道光十七年(1837),渠首二洞被水冲坏,第三洞只留半边,码头渠坎亦被冲断成壕。县令富明阿主持“重修五洞”,投资监督,“重新下底,相形而作,加工加料,从实坚修”,堰首王重魁、吴登岱又于五洞梁夹心台创修观音阁一座(《重修五洞添设庙宇碑记》);道光二十一年(1841),遇暴雨,沙土并下,河势日高,并壅洞口,漫阻渠道,将原设退水闸(即小龙门)改建成退水冲沙闸。“旧只一门,今易为三;旧阔丈八,今阔二丈四尺;旧深六尺,今更深二尺五寸;旧架木桥,今改为石。落成后洞渠无阻,波流迳达”(《重修小龙门碑记》);同治七至九年(1868—1870)“夏秋之交,堰凡三圮,堤倾百余丈,迫近斗山之麓,渠也而河矣”。知县周耀东主持重建五门堰并官渠坎,“于渠,则劈盘石为内坊,编笼实小石为外坊,且设水码,以杀水射坊之势;于堰,则增置卷底以磊石,伐檀为桩,下之泥沙之中,以支棬起”。同治十一年(1872)修复完竣(《重修五门堰并官渠坎记》)。光绪二十八年(1902),县令张世英“清公勤慎,德政惠民,尤注重堰务,归并堰产,定章节费,释民重累。”公慎爱民,通禀上宪,将田赋局所存堰款,即归堰用,以免枉耗。并筹划每亩派水钱八百文,作本生息,以备每年修堰之用,俾后再不派水钱,以减轻农民负担,并定立堰务章程。民国时期,军政要员以及地方民众皆重视五门堰水利工程。民国五年(1916),县长吴其昌出示布告保护五门堰,还亲笔题写“功与湑长”,勒石刊立;民国22年(1933),六月,“惊浪奔涛超洞梁而过之,摧毁渠坎数十丈,而二洞全部塌陷”。值用水紧处,驻军赵寿山司令率兵抢修一条急堰(临时渠)进水。7月,“水又大涨,老堰、急堰皆从东崩开,而洞旁骤平”。赵寿山抓紧修复渠首,外坎基础下垫三层竹笼,长五十余丈。“浚深洞底,较前低六尺余寸。洞底满铺石条,洞侧平砌石条,中用石灰桐油和泥筑顽石,层累而上”,次年4月竣工;民众齐心合力,不断整修加固五门堰,建修“九洞八湃”及“三十六处水口”,灌田四万余亩,占全县总灌溉面积近50%。故有民谚云:“未坐城固县,先拜五门堰”、“宁管五门堰,不坐城固县”。民国37年(1948),五月,湑惠渠成,通水灌田。从此五门堰灌区并为湑惠渠灌区。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县人民政府特别重视发挥五门堰的古水利工程作用。历届政府不断拨款,整饬加固,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整修改建。1953年,成立“城固县五门堰水利委员会”,定员管理;1960年起,堰基打桩2000余根,稳固河床,整修堰坝,干渠斗渠截弯取直,新修斗山明涵284米;1968—1976年间,改传统堰坝(竹笼,木棬,稻草、河石堆砌坝)为溢流坝。用石头浆砌迎水平台。顶宽2.5米,高1.2米,平台后干砌坝坡宽15米,堰坝长374米。每年改建40米,历9年而竣工,计浆砌石料3000多立方米。改建后,淘汰了竹笼,每年可省去稻草30000斤,竹子50000斤,木桩60000斤。距渠首500米处,建有进水龙门2孔,退水龙门4孔,可控制水量,设计科学合理;1970年开始,新建了斗山抽水站,渠道原有水磨、龙骨水车等原始机具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被电气化所取代;尔后,每遇湑水河暴涨,洪水冲决堰坝,国家都会拨专款用钢筋笼装石修复。建国七十多年的不断整修,使五门堰灌区配套成龙,灌溉体系规模化、完整化,确保了城固县稳产高产灌区的地位。五门堰历史悠久,历两千年而不衰,至今仍发挥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凝聚着历朝历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2000余年来,五门堰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人类发展史上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心和重视,古堰古建筑得到妥善保护。五门堰1981年就被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成立了五门堰文物管理所,并由国家拨款修葺了观音阁、大佛殿、碑亭。1992年被列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五门堰水利博物馆搜集陈列收藏历代碑石35通,有水利修建碑,水利纠纷碑,清查田亩碑,水利保护碑,章程碑,歌功碑,堰产碑,书画碑等等,还有众多匾额、楹联等文物多件。修建碑廊一座,重新陈列保护这些碑石文物,使五门堰成为极具特色的旅游景点。五门堰造福城固,民蒙其惠,不忘前贤,为其树碑立传,先后塑蒲、乔、高、张四公座像于五门堰,至今仍供于大佛殿,供后人瞻仰,并定于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为纪念庙会,这个习俗一直延续到上世纪五十年代。历代官民,不畏艰险,前赴后继,不断维修、扩建,发展到今天拦水河坝为钢筋铁丝编笆、内装河卵石固定为坝,堰头河堤为石条砌成的千古不朽工程。6明清两代,堰首西岸就逐渐建成一座三进两院的四合院结构的龙门寺。龙门寺不光供奉佛,还同时供奉着明清的四位城固县令。来到五门堰,首先进入你视野的就是堰头西侧生长着的一株苍老遒劲的千年皂荚树。树冠硕大秀美,隐天蔽日。树高20余米,树干三人合抱不住,干内中空,布满大小深浅不一的树洞,以硅胶填之。主干一丈之内生出六七个桶粗的枝干,开枝散叶,枝柯交错,细叶繁密,郁郁葱葱。整个树身稍稍西倾,被五六根碗粗的钢管支撑加固着。老皂荚树把脚下的龙门寺映衬得古韵悠悠,神秘而幽雅。龙门寺坐西朝东,三进两院,以太白楼、禹稷殿、大佛殿等明、清建筑为主,还有碑亭、厢房、耳房等附属建筑共三十余间,旧为五门堰局住所,今为五门堰文物管理所和五门堰水利博物馆。进门,三间两层旧式瓦房为太白楼,兼做大门,嘉庆二十一年(1816)创修。光绪三年(1877)夏毁于火,同年重建。楼上原有太白神泥塑,毁于1958年。现代翻修时,门头挂上了一副阳刻金字匾,为汉中著名书法家陈竹朋1985年题写。民国六年(1917),塑清代贤令张世英像,毁于1955年。院内东北角竖有石碑一通,刻着“功与湑长”四个大字,为民国六年城固知事吴其昌题,刻于前清县令张世英事迹碑上。两侧有圆门,一通生活场院,一通碑廊。再进,三间清式瓦房为禹稷殿,明万历四年(1576)乔起凤修建,其时塑有大禹、后稷像,意为“大禹治平水土,后稷教人稼穑,百姓乃得粮食,万世有赖,民之本也”;门上有阴刻金字匾,曰“谷我农民”,亦为民国六年城固知事吴其昌题写。墙上有明代壁画,半截已被白灰涂抹,看不清楚。殿中有原夏禹后稷泥塑,左有乔起凤,右有高登明泥塑,背壁有护法韦陀像,解放后均被毁坏。最后一进四合院,方砖铺地,幽暗潮湿,被两株枝繁叶茂的桂花树荫蔽着,安详静谧,清雅可人。院中,清代所植的两株桂树枝叶扶疏,分列东西,高低粗细相仿,都高近10米,粗约30厘米,周身爬满碧莹莹的青苔。盛夏,葱葱茏茏,亭亭如盖。金秋,香飘云天外,清芬惹人醉。散落花雨时,遍地铺金粒。院子南北两边对称,各有三间清式硬山顶房屋,木门,木柱,木格子窗,明干檐,全部着朱红油漆。中有一米宽甬道直通大佛殿,前置四角鼎香炉。大殿三间,坐东朝西,梁枋斗拱皆彩绘,门头横阴刻金字匾一面,上书“万世攸民”,系清道光八年()城固县令俞逢辰题写。大佛殿不知创于何年,据说大梁上写有“康熙十五年(1676)重建”的字样。民国六年(1917)翻修时,塑神像20尊,1953年遭毁。1989年翻修重塑泥像。中为释迦牟尼佛像。四位先贤分立两边,左为蒲庸、乔起凤,右为高登明、张世英。为百姓谋福祉,人民自然会永远记住他。龙门寺内北侧,有一个独立的院落,建有回廊,陈列着大量的石碑,号称“水利碑林”。有古碑35通,其中:明碑3通,清碑5通,民国碑17通。最珍贵的宋碑《妙严院记》还没找见,它是迄今为止最早记载五门堰的一通宋碑。这些水利碑石遗存收藏、抢救、研究都离不开一个叫童庆的城固人。他三十年如一日,力克千难万阻,踏勘城固大地,先后从山村、桥涵、水台、水洞、檐石中,找到运回城固五门堰散失古碑32通,其中明代碑2通、清代碑16通、民国碑14通,古匾3面,双面镇水石佛一尊,还找回高堰碑1通、百丈堰碑2通,建起了五门堰“小碑林”,被誉为“宣传五门堰,功高第一人”。

7走出龙门寺,西行去往湑水河畔,脚下丈把宽的路面就是古堰头五洞梁。传说始创于汉,初简陋,易崩溃。元代县令蒲庸创石渠,垒石以重修五洞,明代县令乔起凤、高登明继之。直至清代县令富明阿主持重修,延用至今。堰头长42米,顶阔5.8米,高4.3米,进水五洞皆深7米,宽1.4米,高1.4米。通体以条石垒砌,铁水浇灌,异常牢固。堰头夹心台还修建了一座观音阁,建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阁高不过6米,宽不足5米,歇山顶,四角翘。台基砌四层石条,渐次收缩,青砖砌墙,白灰勾缝,门框有金字黑底楹联:“自夏徂秋,望惊涛驶同竹箭;连阡并陌,有甘露偏洒杨枝”。门头有“观音阁”牌匾。阁中塑观音神像,左右配龙王、土地,取其“水土修和,镇静堤洞”之意。阁内原造像毁于解放后,1984年重建观音阁,1989年新塑观音圣像。观音阁呈铧角形,面朝湑水,建有一堵围墙,圆门紧锁,禁止擅入。其余三面环水,以砖铺地,竹木银杏环合,雪松森森,实乃清幽恬静之所在。铧角两侧为两道引渠,接纳五门之水,约50米后于铧尖处和二为一。引渠总长550米,宽12米,深4米,鹅卵石铺底,石片混凝土护坡。一渠清流涓涓汩汩,至此开灌田安民之始。渠岸两侧红杉伟岸,杨柳依依,清水丽影,欢腾奔去。堰首下行约500米处,有进水龙门和退水龙门,开创于元代,此乃五门堰控水设施也。这样设计的原因是“恐水或溢,永保堤渠”。引渠后的灌溉干渠长22.8千米,古有分水渠、排水洞(口)36处,把湑水河水均匀的送到灌区每一分田。整个五门堰工程用水体系完备,设计科学而合理:五梁洞堰头于湑水河拐弯处,“弯道筑堰,正向取水”;五门堰拦水坝侧向泄洪,减小冲刷;调水有度,灌溉时低水位,低流速,使砂石自动沉积。洪水期,高水位,高流速,自动排砂清淤;进水龙门清水入灌溉干渠,退水龙门洪水时将泥沙排入下游河道。千年实践验证,使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无穷无尽。截流湑水的五门堰拦河坝,初创极简,岁毁岁修,劳民伤财。到宋代开始“围木聚石”,用木棬装石修坝拦水;明清时,“上用木棬,下用竹笼,装石堆砌,笼上打桩,稻草弥缝”,工程简陋,屡冲屡修,别无良策,一只沿用至1967年。1968—1976改建为石坝,用水泥浆砌迎水平台,干砌坝坡,才淘汰了竹笼和稻草。1994年改建为钢筋砼与片石砌护结构,彻底解决了坝体被冲毁的隐患。前文之述备矣,这里不必赘叙。8一方山水,养一方风物。五门堰所在的许家庙、桔园地区,东有马鞍山,西有伏牛山,北有唐公山,南有斗山,中有庆山。四山合围,一山居中,湑水中流,阴阳和合,水走太极,穴结盘龙,山环水绕,藏风纳气。五山一水造福域,人杰地灵出神仙。圣哲先贤冲牛斗,文脉绵长大气象。子午神风,吹就升仙蜜桔撒遍山川,冈峦上下万点红;一堰活水,滋养百村千户万亩良田,阡陌纵横一片绿。千古清流五门堰,玉带飘飘织锦绣。风过稻菽百重浪,惠泽庶民千秋业。五门堰功垂寰宇,万古不朽!(图片资料来自网络)

上一篇:抱歉没有了
下一篇:千年书院张载祠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