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端午散记

更新时间:2024-05-06 13:04:21作者:读书村

端午散记

作者|阿呆

蓬蓬的鼓声从江面传了过来,就如《边城》里沱江上的鼓声那般。端午的前一天,小城已经热闹非凡,从办公室的窗望出去,江面上龙舟来来往往,为第二天的端午龙舟赛摩拳擦掌,江边的人群,亦是黒压压一片。但我并没有被这热闹感染。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从内心开始排斥各种热闹,开始不知不觉地喜欢站在人群之外看人来人往世间百态。突然就想起《荷塘月色》里的那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但是我有,面对这不属于我的热闹,我心牵牵地想回家,回家,是我内心热闹而温暖的根源。

二阳之后,怕传染给家里的老人,三个周末都宅于小城,也就是说近一月我没有回过老家,这对于我来说是不常有的事。但凡我没有太重要的事情必须得处理的周末,我都会翻山越岭回趟家。

端午散记

比起之前,现在回家的路有很多条,还有高速,有国道,然而,每次我都会选择那条山路走。在这条路上,我常常有行走在画中的感觉,冬天是水墨山水,夏天是只此青绿千里江山图,秋天是油画,春天是水彩。特别今年春天,那满山遍野的紫荆花,真的震撼了我,心下默想:这么多年,我都在干什么?为什么以前从没有发现过这么美的春天?驱车行驶在开满鲜花的山岗,竟有一种想流泪的冲动。很多时候,流泪并不一定是因为痛苦,而是因为幸福,或者接近幸福。

在我的下意识里,端午节应该是乡土的,是属于乡下的节日,是母亲从田渠边割回来的艾蒿和菖蒲,是奶奶煮的土鸡蛋、大蒜和粽子,是路边挺拔的端午锦,是院子里盛开的栀子花。我想回乡下老家过端午。这急促的鼓点,好象在催促我赶紧启程。

下班就出发,一个小时之后,我已出现在老家的村口。记得上一次离开的时候,田野里还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大片的水田还没有插上秧苗,田里地里都有匆忙的乡亲。这次回家,发现村子又回复到一种安静状态。田里的秧苖已经坐根,比刚下田的时候粗了一圈,视野所见,绿油油一片。三三两两的白鹭挪着修长的腿,在稻田觅食,或是在田埂悠闲的散步,偶尔有朱鹮从头顶飞过,那淡粉色的翅膀在夕阳之下,分外明丽。远远的,我就看见,村口那条路上,母亲的身影。母亲总是如此,回来的时候,迎我,离开的时候,送我。每次都是。

但凡回家来,必须是要住上一晚的,不然,老爸老妈老奶奶会觉得不住一晚的回家就不是真正的回家,他们的言谈举止会有遗憾和不舍,我也有过意不去的自责。

所谓节日,不过是能家人团座,共度时光。之外的时间,在老家,也是极易让人迅速安静下来,什么都不想。一切,变得简单,甚至可以无拘无束的天真一场。在那里,我可以卸下所有的面具或铠甲,以一个幼童般的单纯和无所戒备来面对所有,身心可以无限的放松,在那里,想不起委曲,想不起伤害,想不起所有的不快和不好。在那里,我只是一个回家的小女子。

老家的夜晚,也真的让人留恋。

乡下喜欢用阴历记时记事,这阴历五月初的夜晚,已经有了薄薄的蛙鸣,虽构不成交响乐般的宏大气势,却也有了一定的韵律,如小令,或是五言诗。偶尔,又有几声犬吠,那定是村口路过了陌生人。听那气势,想必是一只壮年的狗,知道自己的使命,而且还能尽职尽责中气十足。路人走过,乡村的夜晚,再次回归沉静。

在我离开的日子里,母亲会用防尘罩盖住我的床铺,关上窗户拉上窗帘,一切收拾的整整齐齐。在得知我要回去的时候,她又会把被褥晒得充满阳光的味道。老舍先生说:人,即使活到八九十岁,有母亲多少还可以有一点孩子气。失去了慈母就像花插在瓶子里,虽然还有色有香,但却失去了根。有母亲的人,心里是安定的。我很享受这些有母亲为我操持的时光,虽觉不应该再让渐渐年迈的母亲为我而辛苦,而这些场景常常将我带回儿时的记忆里,我宁愿将记忆的触角蜷缩在那段遥远的时光里,我宁愿还是一个孩子。

母亲总是如此,夜里睡前总是要上楼来一趟,要么端着一碗诸如鸡蛋醪糟之类的饭食,要么站在床前,各种叮嘱或家常。端上来的吃食,不吃是不行的,母亲才不管什么减肥或长胖,她顺便还要叨叨几句:都这个年龄了,还一天天的拿本书学什么啊?身体健康最重要!咳~~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母亲已不再要求我勤奋上进了。

我回家上楼第一件事,便是收起窗帘打开窗户。我喜欢通透。若是白天开窗,便会有一怀日光涌进房间,即便是晒一点儿,我也乐意。若是晚间开窗,涌进来的则是清新的晚风,或是抬头可见的满天星子。我坐在二楼的书桌前,是可以看到星星的,有时候,月亮的影子也会落到地板上,如李白的诗。

我喜欢倚在二楼的窗口眺望远方,白天,看田地里的庄稼和飞鸟,还看田间路头的人来人往,夜晚,看天上的星月,看村口的灯火,看远处的山峦,和树影。昨天回家匆忙,顺手抽了两本书带上,其中有蒋勋的《池上日记》,之前读《池上日记》时,我的脑海会时常闪现故乡的风物人情,感觉有某一些相似的东西在里面。是夜,我坐在楼上的房间,窗外便是故乡的田野,再读《池上日记》,有一种别样的亲切感。窗外,便是我的池上。

农忙结束之后的乡村是极静的,乡下的晚上九点半,已经是很晚。天光沉沉隐去,只留一些声响给你,虫鸣,犬吠,蛙鼓。别以为这些声响会影响你的睡眠惊扰你的梦,不会,它们,只会让你睡得更香甜和踏实。

第二天大清早,还没等第一趟动车经过,厨房里已经传来母亲准备饭食的声响。我翻身起床,习惯性地眺望窗外。时晴时雨的天气容易起雾,远处的山被云雾萦绕,更是增添了几分仙气。此情此景,突然想起洛夫的诗:窗子外面是山/是烟雨/是四月/更远处是无人。只是此刻,窗子外面是山,是田野,是五月,更远处,有人从田埂走过,手持艾篙,和菖蒲。在老家,端午的清晨,不用去街上买这些东西,只需要拿上镰刀,在田野里走一趟就可以。有人说:端午,致敬野草,就是致敬天地的给予,自然的馈赠。在这样的一个日子,艾草和菖蒲从山野被带进院落,被高高挂起,那应该也是一种致敬,致敬草木对心灵的护佑,致敬一种寄托和图腾。乡亲们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过着自己的节日。母亲也是一个有仪式感而且虔诚的人,早早的,大门上已经挂上了艾蒿,还给我也准备了一把,让我回城时带上。记得有一年端午,我正好出差湛江,等我回来,一眼便看到门上挂着母亲用红线缠好的艾草,心头突然就暖了,虽然端午我不在家,但是母亲一样来过。

端午假期第二天,和友约好一趟短暂的出行。避开人潮,我们选择了一个小到只有十辆出租车,没有一个红绿灯的小县城。清晨,我一样是被各种鸟鸣叫醒。远处的流云,隐隐的水声,森林一夜的呼吸,露水湿了竹叶,竹子谦卑的弯着腰,低着头。山居管家已在准备早餐,袅袅炊烟,从灰瓦泥墙间升起。我喜欢这样一个所在,之所以喜欢,是因为那里有家的感觉,故乡的影子。

上一篇:抱歉没有了
下一篇:端午行思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