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竹器时代

更新时间:2024-05-06 11:04:27作者:读书村

竹器时代

作者|陈永明

作为“竹兰梅菊”四君子之一的竹子,在秦岭南坡是最为常见的植物,它的绿化和固土作用深受推崇,单家独户分散山民,房前屋后喜植一园青翠的斑竹,护卫庄户人家的平安。海拔高于1000米的山沟坡岭上长着松花竹,木竹,竹叶竹笋成了大熊猫的主要食物。较低山溪边生长着的水竹,山坡地头上是一片一片竹叶、竹竿均为金黄色的金竹,在寒冷的冬天让人们依然能感受生命力的强盛。有山有水有翠竹,那就是秦岭南坡最迷人的风景。先民们在数千年的农耕时代,把聪明才智发挥得淋漓尽致,将竹子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创造出灿烂辉煌的文明。竹笋可做食材,鲜竹笋可炒肉丝、可做调和蒸饭,干竹笋是炖腊肉、焖鸡的绝好食材。用火烤鲜竹筒,可逼出竹油,是一味去火治病的中药;竹子可作乐器中的笛子、笙、箫和弦乐里的弓等。竹子在建土坯房时可作建材自不用说,竹子可作农具,脱粒小麦和黄豆用梿枷、晒稻谷用的耙子、背运用的背篓、撮箕、筐子、巴笼、晒席、圆簸、各种筛子、通水的简槽……竹子可做家具,竹桌、竹凳、竹椅、竹床、凉席、竹柜、婴儿坐的车车、烘罩、鸡罩无所不能。用途最为广泛莫过于灶具了,筷子、筲箕、罩离子、刷把、蒸笼、锅盖、菜板、吹火筒……

竹器时代

在用竹子制作这些器具,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活,从事这些活的人,民间称之为“篾匠”,是手艺人,属工匠的范畴。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过去一个手艺好的篾匠,不仅自己生活无忧,还可养活一家老小,受普通人家欢迎的人。他只需带上篾刀等简单几样工具,走乡串户,给谁家干活,除了按件付给工钱外,还要包吃包住包烟包茶。周围邻居见匠人竹器篾活做得好,常去看篾匠干活,谝谝闲传,人熟了,便约匠人把这家活做完了到他家去做竹篾活,常常一做就是十天半月。篾匠干活大多是手上的活,坐在凳子上的时候多,一根竹子拿在篾匠手里,用篾刀将其将一分为二剖开,根据编制的不同竹器,一把篾刀飞快地将竹子划为所需的宽窄,去掉黄篾片,只一会儿就成了一大把青篾丝。篾刀用得熟练如同玩熟了的手上玩具一般。一双手长年累月在竹片上磨蹭,早已是满带老茧,锋利的竹刺、竹片,也赖何不得老茧子。从学艺开始,不知手上割出过多少血口,扎过多少根竹刺,才磨炼出这双长满茧子的灵巧双手。记得小时候,我家厕所水沟边长着一小园水竹,竹子只有刀把粗,竹子砍下来只能做菜园的篱笆、打核桃的竿竿,入冬后剖成篾条,把白萝卜切厚片,用它串起来挂树上,晾晒成干萝卜荚荚好炖肉吃。有一年春天,我父亲带着我去给二舅家拜年,二舅家单家独户,北边不这处有园金竹,他放下拜年的礼品,水都没顾上喝,拿上刀就去砍了两根竹子,在二舅的帮助下,用锯子裁成两米长的段,劈成两指宽的篾片,用火烤后两头和中间捋成U型的弯,做了两副尿桶绊绊。二舅母做好了一桌菜端上桌,一壶酒都煨热冒大气了,父亲才做好。

有一年我母亲向住在邻村熟人要了几根大斑竹,让我父亲下工后趁夜色扛了回来,请了一位腿上有残疾的篾匠,来我家做篾活。那时,小麦加工成面粉前,先要淘麦子,将三道清水中淘好的麦子须用大晒席晾晒干,才能送到米面加工厂去磨成面粉。没有大晒席,每次淘麦子母亲要到别人家去借,常常为难得没法。她下决心自家要置一床大竹晒席。父亲常年在生产队干活,搬苞谷、挖洋芋、背干粪都离不了篾丝背篓,他要篾匠给他编个大篾丝背篓。这次他们的愿望经过篾匠十来天的辛劳都实现了。

近二三十年,竹制器具已渐渐地被塑料制品所替代, 已很少见到竹制品了。篾匠几乎后继无人,上了年龄的篾匠已成了县上竹编的非遗传人,他们现在只做一些竹子编制的精美手工艺品,供游人参观,使那些仍有竹器情怀的人,一次次引起对竹器时代的怀念。塑料制品替代竹器,对环境保护是好是坏、对人体健康有益无益,利弊真值得好好权衡呀。

上一篇:抱歉没有了
下一篇:端午遐思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