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乡下的神

更新时间:2024-06-02 12:05:25作者:读书村

乡下的神

乡下的神

作者|黄卫君

土地公秋夜清凉,晚风中飘来一阵香烛燃烧的味道,我问邻居老闾村中发生什么事了。老闾望了望村口说:今天是初一,庙上办会哩。

第二天早晨路过村口时,我看见老闾还守在庙前。所谓的庙,只不过是一间矮小的房子,供奉着我们村子里的土地公,也叫土地爷。土地公被烟熏火燎的脸色黢黑,早已看不清瓷胎的面目。老闾待香烛燃尽,将土地爷的神像从供台里取出来擦拭干净,再恭恭敬敬的放上去,然后一脸虔诚的跪地叩拜。忽然想起了张二棍的一句诗:在乡下,神,如此朴素。从前村里的土地庙是人们用两块破砖头往地上一立,一块作壁,一块作顶,中间立个土地公婆的神位,捡一个别人扔掉的大肚弥勒佛像权且当做土地爷来敬,庙就这样垒起来了。老闾来庙上上香,感觉神仙和自己一样的恓惶寒酸。后来上香的人多了,大家合力用水泥墩墩砌了一个一人高的小庙堂,有了香案供台,迎接了两个开过光、黄袍白髯、慈眉善目的瓷质土地神像供奉起来。老闾用自家修房子剩下的水泥白灰,把裸露的墙壁粉刷得平平整整。土地庙虽然没有大庙堂的飞檐翘角和宽阔辉煌,也是白墙红瓦,古朴庄重,成了一方信众心中的圣地。初一十五善男信女络绎不绝,香火旺盛。老闾大字不识一个,敬起神来却是尽心尽力,如今成了庙上的主事之一,每次散场后要把场子收拾干净最后才离开。其实老闾倒不是一个把神信进命里的人,神是乡下人心中的长明灯,照耀他们的一生。

我懂事的时候,村口的大椿树和土地庙早已夷为了平地,土地爷也钻进了地缝,只剩下一口老井,闭口不提陈年旧事。少年时代读《西游记》:孙悟空每到一地便大喊“土地老儿在哪”,土地公公诚恐诚惶的样子,滑稽又可爱。心里替土地爷抱打不平,土地爷替孙猴子解了多少难事,他却不把土地爷当正神。到了新的时代里,诸神归位,村头的土地庙又重新立了起来。土地爷虽是仙界最小的神仙,却是福德正神,右手杵着龙杖,左手举着金元宝,祈福、祛病、求子、求财、驱灾,有求必应,保一方平安。土地爷在乡村社会里,是人们世世代代、心心念念的神,他和土地婆婆一个满脸慈祥,一个苦口婆心,享受着人间香火,也替人间操碎了心。

又到了阴历十五,我路过村口的土地庙,闻见空气中弥漫着香烛热烈、浓郁的气味。土地庙前围着一大群中老年人。他们有说有笑,男人们抽烟打牌,女人们在一旁择菜淘洗,老闾和另外一个人在庙旁的空地架起锅灶。一打听才知道,早过了二月二土地公的生辰,但是每月的初一十五香火不断。现在秋凉人闲,土地庙晚要上办场秋会,烧香、祭拜、捐份子钱,还要聚在一起吃大锅饭,熬一大锅烩菜,人多了吃起来分外的香。其实土地庙不是佛堂道观那样的清修之地,乡村是土地公的地界,他也喜欢过这般热闹欢喜的日子。

吃完饭,主事们坐在一起商量晚上祭拜的事宜时,有人走过来往饭桌上扔下一沓钱,说要捐资修庙,要求勒石留名。

庙前一片寂静。一个主事把钱推了回去,冷冷地说:我们这庙小容不下大神。你捐个十块八块,就是烧高香了。

那人收起钱,讪讪地说:乡下的神,没有见过大世面。

主事的回敬道:乡下的神,干净!

远处城市的灯火一步步逼近村庄,村外公路上依旧车水马龙。村庄像个孤岛,在朦胧的夜色里开始沦陷,最后只剩下一个黑色的轮廓。土地庙里即将燃尽的香火飘飘袅袅,在清凉如水的夜色中像一根细细的线,牵着人们的视线久久不散。有人忧心忡忡地说:这地方到时候要是拆迁了,土地爷往哪里安放?人们的脸色凝重,夜色也愈加的深沉。

人非土不立,非谷不食,土生万物,也令万民崇拜。当初,我的先祖们颠沛流离到了汉江南岸的这个村庄,一同带来的有故乡的一枚椿树种子和一尊土地神像。后来这枚种子在这里生根发芽,长成了参天大树,先人们在大椿树下建起了土地庙,一辈辈人供奉着土地爷,感恩这片土地的馈赠和养育。子曰:未知生,焉知死。土地庙侧身乡村的一隅,成为我们人生履历上的籍贯,让我们知道了人生的来路和归途。土地公是神也是人,像爷爷,在昨夜的梦里相逢。他们满脸慈祥,笑如春风。

龙王爷七月流火,我们骑着车沿着蜿蜒的乡村公路,钻进了巴山北缘浅山区的一条深沟里。空气干热,车子在滚烫的路面上一路狂奔,汗水在身体上奔腾着,汇成了一条条小溪顺流而下。一棵树站在不远处的一座石山上,像一个天地间的王者,戴着气宇轩昂的王冠,伸出双手向着天空呼唤,等待一场风云际会,降下甘霖,滋润这干涸的大地。

阳光把村庄炙烤得没好像有一丝气息,村子里十分的安静。转过一道弯时,我们习惯性的按了下喇叭,惊飞了一群鸟,呼啸而起。有人从村里走出来,我们问这是什么地方。那人蔫巴巴的回答道:龙王沟。多么熟悉的名字,在秦巴山地里叫龙王庙、龙王沟、龙王台、龙王坝的地方可真不少。这些地方有一个共同点:缺水,靠天吃饭,日子过得辛苦。我的同学安桐住在西秦岭一个叫龙王庙的地方,很早就外出谋生了。

我看了看周围的地形,那一道道的山梁像一条条起伏奔腾的龙身,草木庄稼村舍像附在龙身上的鳞甲,那座有树的石山像一个高高昂起的龙头。烈日之下一片苍茫,神龙见首不见尾。我问那个男人:村里人呢?那人不紧不慢地说:这鬼地方,指望老天爷吃饭哩!天旱了水都吃不上,天淋了山水沟里洪水一翻,把两边的庄稼都冲走了。年轻人都搬到沟外面去了,吃水、洗澡都方便,剩下些虾兵蟹将还在这里守着老龙王。他顿了顿说:沟里龙王庙请了镇川的人来耍水把龙唱念曲子,沟外的人今天晚上都回来看,热闹得很!

我们决定留下来看看。石山上面长满了松树、柏树、栾树、榆树,还有一些杂木。山顶的树木少些,只有那一棵不知名的树,像神仙的冠冕高高耸立着。山脚下的一块平地修着一间房子,没有门,大大的阔间,两边柱子上贴着一副对联:渡海平分功德水,环山长护吉祥云。里面香烟缭绕,大厅正中摆满了神像,有龙王、观音、财神、药王爷。我问主事:龙王庙还供奉别的神吗?主事说:自古就这样,神仙们在一起热闹,也不另立山头。谁想拜哪位神位,烧香时祷告一声就行了。今天龙王爷最大,受的香火最多。龙王庙下面的小河只剩下一线瘦弱的流水,岸边有个水坑清澈见底,舀一瓢饮下,甘甜清洌。树荫下生出风来,让人顿感清爽,真是一个神仙住的地方!

远处的丘陵沟壑快要被烤焦了一样,白晃晃的一片,草木伸着纤细的手在喊着饥渴。这番景象让我想起二十多年前的一个夏日里,在另一个叫龙王庙的地方,一个惊心动魄的夜晚,我们去庙上看一场求雨的端公戏。那个夏日太阳炙烤着浅山丘陵灼灼欲燃,山野间透着一种说不出的苍凉。走到了半坡看见路边有一座孤零零的新坟,格外显眼。

新坟里埋葬着安桐弟弟的同学梅。梅是个爱干净的女孩子,就像山野里的一朵花,不媚不俗。有人约梅上勉县城去玩,梅精心梳洗打扮了一番,更加的水灵。谁知她爹火冒三丈,甩给她一大巴掌,大骂道:老子辛辛苦苦从坡底下挑了一缸水,让你糟塌得一滴不剩。光想臭美,一点也不知事!第二天早上同伴来喊梅,发现梅在楼桴上吊着,早已没了气息。她爹哭丧着说:梅梅你个瓜女子咋就想不开呢!以后投胎去个有水的地方,别再来这悖时的干梁梁上。

乡下的神是朴素的,龙王庙建在半边破旧的土房子里,龙王爷一脸尘霜端座其中。入夜,庙前点起了几堆柴火。只见一个身穿红色法衣,头戴法帽,脸罩面具的端公,前额插着两片黄表纸,腰里扎着麻布腰带,脚上穿着草鞋,吹响法号开坛登场。只听见端公手腕脚踝上带着的铜铃煞煞作响,带起一阵尘烟。接着他在坛上边跳边唱着粗犷豪放的神歌调子,好像远古的咒语起伏诡谲、铿锵有力、扣人心弦。端公在火堆中来回穿梭着,舞动着手中的法器,做着各种令人眼花缭乱的坛式,口中吐出熊熊火焰,最后将手中的法剑高高举起,一道白光划破苍茫的夜色。端公口中念念有词,呼风唤雨,祈求龙王爷降下甘霖,解了大地的饥渴。

山月不知人间事,神灵何以慰苍生。有人说跳端公跳大神,就是装神弄鬼,故做玄虚。其实这种古老而神秘的宗教仪式,是人们对生命和天地的敬畏。那些如泣如诉,宛如远古山鬼吟唱的歌谣,就是一群陷入命运深渊里的人们,心灵深处的阵阵呐喊。

那一夜端公惊天地,泣鬼神的表演,并没有感动上苍和龙王爷,雨也没有落下来。天亮的时候,端公像一滩稀泥跌倒在地上,这是他一生之中最失败的表演。这一带贫瘠缺水,村里的年轻人选择了逃离这个神仙也不眷顾的穷乡僻壤。后来西秦岭那座龙王庙在秋汛时,被一场山洪夷为平地。端公也去了远方,在红尘里苦苦修行,替神仙们赎罪。最后人们离开了故土,安居在城镇,心里依旧惦记乡下的神。神回归了山野,在寂寥的夜色里游荡四方。

现在我置身在这巴山北缘的龙王沟里,坐在诸神之中,被烟熏火燎的睁不开眼,起身去了外面透上口气。夜色暗淡下来,沟外的人纷纷赶到龙王庙前,戏班的人开始收拾家伙,先上水把龙提起气氛,再来念曲子助兴。

“水把龙”是秦巴民间傩艺的一种表演形式,老百姓叫做“取臼”或“取雨”,遇上天旱就跳"水把龙"祈天求雨。我的朋友说:都什么时代了,是不是有点荒唐?我装做十分虔诚的样子说:乡下的神,很准的!人耶?神耶?心诚则灵!

人们开始把稻草扎成了一个个小把,固定在棍子上。有人一手举起一支棍子,也有人双手举棍,五六个人一组,分成了几个小组,开始左右舞动起草把子。有人早已从水坑里提来了水,一瓢一瓢地向着草把阵中泼去。草把阵像一条飞龙左右舞动着,把水挡了回去,水花四溅,舞者和泼水者都发出了欢快的叫声,此起彼伏。山野里飘荡着久违的欢声笑语,夜色愈加的清澈透明。现在,人们把山野还给神,把神还给自然。在关关四野中与神共舞。这不是一场祭典,而是一群人在旷野上的狂欢。

我们在村口遇见的中年男子浑身被浇的湿透了,他高兴地说:再来一场这样的透雨,就能解了眼下的焦渴。

夜半听到了雷声,往窗外看了看,黑云压境。第二天早上,大雨如注。后来新闻上说:….县气象局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适时开展多点人工增雨作业。昨夜今晨,我县普降中到大雨,局地降雨量达三十毫米以上,有效的缓解了我县当前严重的旱情。

上一篇:抱歉没有了
下一篇:乡村酒宴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