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杨育才: 从沔水河畔走出的奇袭英雄

更新时间:2024-05-13 17:04:35作者:读书村

杨育才:从沔水河畔走出的奇袭英雄

作者|王印明

沔阳大地,人杰地灵,英雄辈出,孕育出了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从沔水河畔出发,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在抗美援朝的金城战役中,率领十二名战士,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奇袭手段,一举捣毁了南朝鲜的王牌部队“白虎团”,为板门店谈判立下了大功,被授予“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这位因现代京剧《奇袭白虎团》和电影《奇袭》而家喻户晓的传奇英雄,就是出生于陕西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的杨育才。贫苦出身向往光明一九二六年杨育才出生在勉县定军山镇杨家山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他从小失去了母亲,和父亲两人相依为命,吃了上顿没下顿,生活异常艰难。到了上学的年龄,因为没有钱交学费,父亲只好把他送到地主家当放牛娃,他的童年,就是跟牛在山坡上度过的。十三岁那年,为躲避国民党军队拉壮丁,逃到勉县北山张家河一带。为了能有一口饭吃,给家里换一些粮食,就给地主家去放牛,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有时候,他还要做一些砍柴、推石磨之类的重活,回到家整个人都累瘫了。即便在寒冬腊月间,他依旧穿着单薄的衣裳,却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瘦小的身躯承受着和成年人一样的体力和痛苦。一九四八年八月的一天清晨,杨育才从邻居捎来的口信得知父亲病逝了,他不顾一切往家赶,却怎么也没有料到,走在半路上,被阎锡山的部队强行捆去当了壮丁,他默默地在黑暗中等待着黎明的到来。直到一九四九年三月,解放军消灭了阎锡山的部队,在苦海中挣扎的杨育才,终于被解放出来,他积极申请加入人民解放军的队伍。

足智多谋苦练“神功”杨育才在部队没待多久,就被人发现他善于奔跑,于是,便被安排去当了传令兵。他积极参加训练,苦练本领,走起路来脚下生风,来去神速,被称作“神行太保”。因为训练有素,表现出色,一九五〇年五月光荣加入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一九五一年六月,杨育才所在部队奉命赴朝鲜作战。七月十日抵达朝鲜元山。团参谋长令侦察班迅速查明金洞里至马转里道路被冲坏的情况。已担任侦察班班长的杨育才立即行动,历经坎坷,为大部队行动摸清了道路情况。九月的一天,杨育才带领全班夜袭敌人四二四高地,发现敌人帐篷后,便投过去一颗手雷,引来敌人一挺重机枪的扫射,全班便向那挺重机枪猛烈开火。杨育才带领四名战士偷偷扑上去,终于将重机枪手制服,还顺利地抓了一个大个子美国军官,当晚即押送到侦察处受审。他为人机敏,足智多谋,被亲切地称为“小诸葛”。化装奇袭再立新功一九五三年七月金城战役打响,志愿军准备向南朝鲜军队发起进攻。二〇三师经过研究,决定由杨育才代理排长兼一班长,带领小分队,用化装侦察的方式,争取一举歼灭南朝鲜的“白虎团”。然后,再配合六〇九团副团长赵仁虎率领的穿插营,消灭敌人的增援部队。此次任务事关重大,这决定着整场战役的胜败。七月十三日,杨育才乔装成“美国顾问”,十二名侦察员化装成护送“顾问”的士兵,冒着敌军密集的炮火,沿着侦察路线插入敌军高地。为了避开雷区,提高行军速度,侦察班只能顺着水沟跑步前进,炮弹在附近爆炸,子弹从身旁飞过,他们不得不卧倒在泥水里等待时机。杨育才一边率队快速穿插,一边动起脑子:如何逮住一个“舌头”,查出他们的口令,插到“白虎团”团部?突然,公路上空升起了照明弹,杨育才回头检查清点人数,看看有没有少人,结果反倒多出了一个人,为了不打草惊蛇,他找到了负责翻译的韩淡年,让他去看看那个“多余”的士兵究竟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是敌人的一个传令兵,被我军强大的炮火吓破了胆,回过神的时候只剩自己了,躲在沟边的草丛里。当我们的侦察兵在公路上跑过时,却误以为是自己的队伍撤退了,就闷不作声跟在后面跑。成功得到了敌军的口令便是事半功倍了。前进过程中,杨育才发现迎面走来了两个南朝鲜士兵,心中一喜,决定拿他们试试口令的真假。于是,他让韩淡年去问敌人的口令,韩淡年点了点头,朝着他们大喊道:“站住,你们是做什么的?”韩淡年在气势这块拿捏得很到位,敌军看着韩淡年,有些害怕,怯生生地回答道:“我们是游动哨,只是在周边巡查。”韩淡年冷淡地看了他们一眼,接着问道:“口令。”敌军还以为是被怀疑了,连忙说道:“古伦姆。”韩淡年说:“欧巴。”敌军没有任何过激反应,由此可见,这个口令是真的,于是,侦察班一路冒雨涉险,巧妙地通过敌军岗哨盘查,飞快地向二青洞“白虎团”团部奔去。“白虎团”指挥所周围都用铁丝网环绕着,里面有两排整齐而讲究的木板房,院外的小山沟里,停放着大卡车和吉普车,敌军正慌忙地往车上搬东西,杨育才知道,这时候哪怕放跑一个敌人,都算没有圆满完成任务。于是,他指挥三个组分头作战,冲进敌人警卫室、作战室、会议室。恰在此时,担负袭击敌警卫室的第一小组的枪声骤然响了起来。这时,杨育才大喊道:“给我狠狠地打!”侦察员包月禄、李志对准窗口投进两枚手榴弹,随着“轰轰”两声巨响,巨大的火球从作战室里蹿出,屋里的电灯熄灭了,敌人乱作一团。趁着烟雾,侦察班像从天而降的神兵冲了进去,仅用十几分钟就结束了战斗,在“白虎团”团部毙敌九十余人,俘敌军事科长、榴炮营副营长等十九人。这个所谓的“常胜师团”——“白虎团”就这样被彻底消灭,“白虎团”团旗也成为了志愿军的战利品,如今这面旗帜还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里展出。令人称奇的是杨育才带领的十二人侦察队,无一伤亡,创造了我军特种作战史上的奇迹!此战役也成为西点军校的经典战例。深藏功名,淡泊名利奇袭白虎团一战,杨育才被记特等功一次,侦察班被授予集体特等功,除此之外,还获得了一面特等功奖旗,上面写着“英勇插入敌心脏,捣毁匪巢建奇功”。一九五三年十月十三日,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给他记特等功,一九五四年授予其“中国人民志愿军一级战斗英雄”称号,并被朝鲜授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以及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从朝鲜凯旋归来后,杨育才并没有居功自傲,一直在济南军区基层工作。一九六四年八月间,毛主席在北戴河观看京剧《奇袭白虎团》,得知这部剧是由真人真事改编的,主人公原型的名字叫杨育才,于是,杨育才受到了毛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一九六九年杨育才任二〇三师副师长,一九七五年十月,杨育才以中朝友好代表团团长的身份出访朝鲜,再次踏上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杨育才: 从沔水河畔走出的奇袭英雄

率先垂范,美名永传杨育才和妻子李天姿育有五个子女,他经常告诫子女,做人靠的是本分,一定要脚踏实地,做好分内的事情,千万不要想着借自己的光,做一些投机取巧的事情。多年来,无论是他在位还是离休,他都没有利用手中的权力和战斗英雄的特殊身份给子女们谋过一丝便利,没有向组织伸过一次手。当侄儿求情让其帮忙找工作时,被他一口回绝了。有一年征兵前,侄孙跑到济南找着他,说啥也要去当兵,乞求他给县武装部写个条子,杨育才严厉地批评了侄孙,教育他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人,那就不愁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杨育才始终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传统,生产基地距徐州师部虽然有一段距离,但每次到师部开会,只要时间允许,他总是徒步往返。每逢过年都到食堂帮厨,和战士们共度新春佳节。一九九一年十月十日,杨育才在西安一家学院作完报告后携妻子、女儿回到家乡,这也是他一生最后一次回乡探亲。回到老家第二天,侄儿要到山坡地里去挖苕,他主动“参战”。杨育才戎马一生,立下赫赫战功,却不愿暴露自己的身份。他不是参加劳动,就是走村串户、搞社会调查,包括国家的粮食征购任务、集体的各项提留,都要细细过问。他还经常与乡亲们拉家常,询问生产、生活情况,一起探讨如何勤劳致富,让乡亲们十分感动。杨育才在老家住了十四天,接到上级命令要返回部队,县上准备了一顿便餐为他送行,他却说啥也不去。武装部给他买了卧铺票,并且要派车送他到勉西火车站,都被他婉言谢绝了。一九八一年杨育才离休后,定居在济南。他先后担任济南市第七中学、燕山中学、济宁棉纺机厂等三十多所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的名誉校长、校外辅导员、“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顾问、政治顾问和德育顾问,大力宣讲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十几年来,杨育才足迹遍布山东、吉林、河北、陕西、河南、江苏等地,先后作报告八百余场次,听众达二十八万余人,参加其他社会活动二百多次,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一九九八年荣获“全国老有所为奉献奖”,并被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全军先进离休干部”称号。他的英雄形象将永远光彩照人,激励着一代又一代英雄儿女前赴后继保家卫国,振兴中华。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