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白面如雪

更新时间:2024-05-08 12:04:43作者:读书村

白面如雪

作者|黄立新

一前段时间,网上热议“河南南阳上百台收割机无法下高速”。接着出现小麦在连续雨天泡水发芽的视频,彻底引爆舆论。说啥的都有,什么因无跨区作业证、超载超宽而限行,指责不顾大局,只认钱,官僚主义,抱怨收割、收费、天气问题,老百姓的损失怎么办?等等。

好在当地政府紧急下拨资金,专项用于烘干、确保颗粒归仓,确保农民受益。

白面如雪

喜欢吃面食的我赶忙让家人多买一点面粉,恐防涨价。家人说你能吃多少?

下班后亲自去商场买面粉。遇见亲戚带着上幼儿园的孙子在商场玩。小家伙问我:你买那么多面粉做什么啊?

我笑着说:做馒头包子面条啊。

还有呢?

面粉能做好多好吃的!你看这里卖的面包蛋糕饼干油条都是!

哼!再好我也不能吃!小家伙一噘嘴,生气的样子。

——亲戚解释说,小家伙出生就对面粉过敏。开始不知道,吃一点带面粉的食物零食,就引起腹泻,会出现皮肤瘙痒、起疹子。检查好几次才检查出来结果。家里不敢吃面食,也不买带面粉的零食之类。他自己也知道,还坚持的好,不吃!

过几天,我带孩子去亲戚家玩。亲戚的孙子突然问我:面粉是怎么来的?

我说是种在土地里面的一种草上结出来的。我还在手机里搜索出图片给他看。他说:这一颗颗的,怎么变成你那天买的粉的?

我说是机器磨出来的粉。就像你吃的大米,磨出粉,做出米粉河粉啊。

他说:都是草嘛!老师说,只有牛啊羊啊,小兔子才吃草啊!

我讪笑着说:我们人也是吃草的啊!

二就职于水利水电对外公司,远在中东非洲一带做工的本县籍文友秋坡秋城(网名),写的散文诗歌,笔力矫健,雄浑大气,对家乡讴歌赞美的作品,常博得文友们赞赏!他喜欢用犀利的眼光洞察世界。他点阅了《读书村》拙作《麦香˙麦花》后,在县文友群内对我说:

“刚拜读了你的文章,很有感触。(分享一件事与您的文章互动共鸣一下)前年在老家修房子,上梁时说需要凑够五谷粮,临近当日,看来看去就差小麦了。结果开车跑了两个村,半条茅坪街没找到一家家里有小麦的!好多人礼貌地问我在找啥?我说在找麦。问我我要多少?我说就要一把。最后几经打听,才在一家卖种子的店里找了点。事后才知道,老家茅坪已经很少,或者说没有人种小麦了。当时在感叹!我那片肥沃的茅坪土地怎么了?没有麦香的田野还能承载多少农耕文明的记忆。曾经在打麦场的麦草里一觉睡到天亮的人,如今找一把小麦,像找一件远古遗留在民间的金币一样艰难!这件事深深触动了我。”

在我的印象里,茅坪华阳一带居民,大集体年代和我老家一带一样,交完公购粮,所剩粮食不够吃,靠自留地瓜菜度日。分田到户后,勤劳的乡民,在河滩、坡沟、荒坡、渠坎等地,开荒、担挑农家肥,深耕细作种小麦、包谷,押红苕、种洋芋、豆类农作物,才开始吃饱肚子。八九十年代,新房旧房,家家需要建造粮仓。土制的、红砖垒砌的、木板修造的,不一而足。粮仓表面粉饰“五谷丰登”、喜庆的花鸟虫鱼图案,煞是好看。甚至出现加工制作的现成水泥板仓销售点,买回去后很快安装成品,马上使用,有效防范老鼠撕咬。农村家家粮满仓,不愁吃喝。

三老街上最早出现的孟家小卖店,因服务态度好,货物齐全,价格不贵,老熟人多而生意兴隆。我爷爷在农闲或黄昏时候,和一帮老头大爷,喜欢去小卖店坐聊。我去唤爷爷回家吃饭,听到孟掌柜说:家长拿提兜提一点麦子,来给孩子换作业本。我咋收呢?我不是粮店啊!

我走在街道上,常能看到、听到年轻人聚集在理发店里,跟着录音机唱《妹妹找哥泪花流》,裁缝店几个女孩听着播放的《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流行歌曲,不停地踩着缝纫机;居民家里老大爷手拿收音机听秦腔戏曲陶醉。这家歌声激越,他家舒缓动听,那家高亢悠扬。热闹的氛围,其实内心充满了像后来崔健的《一无所有》的嘶吼和情绪。

来个换凉粉的,挑着担子,吆喝着。有居民用升子、簸箕、撮箕挖一些小麦,来过称换凉粉吃。卖冰棍的骑着自行车吆喝广告,有大人问:拿麦子多换几个,咋样?买冰棍的直说:我没有秤没有口袋啊!摆手拒绝。有商业头脑的居民,合伙去城固拉几车桔子,回来用架子车拉上几袋,走村串巷卖桔子,往往换回来几袋小麦和稻谷。村干部想活跃村民文化生活,想邀请剧团来唱几天大戏秦腔,让各生产队开会说一说,象征性每个人出几毛一块钱,得到的群众意见是:要钱没有,要粮食,就提一点小麦或稻谷。外地来耍猴的艺人,敲锣打鼓热闹表演一番,挨着在周围观众里收取演出费,群众也是从家里措一些小麦或稻谷作为门票钱。农民手里有粮食而无多余的钱啊!

每一个村里会出现好几家粮食加工店:稻谷打米,磨面粉,打包谷机,压面条机,饲料粉碎机等等。

那时候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外出务工的信息和机会还不多。大部分孩子初中毕业就回家务农,男的拜师学习泥水匠、木匠,女的学习理发和缝纫。汉中虎头桥旁边开办的技术培训学校,招生火爆。因为吃饱肚子的乡民们,家里日用开支,只能背一袋粮食,去市场卖掉,换回生活必需品。但粮食价格低,收入有限。青年人只有学习一门手艺,去赚钱营生。

四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浩浩荡荡的农村打工人,从一个二个,带动三队四村,在毕业季的五黄六月,七七八八,成九拉十。最初是亲戚朋友同学的带动和引荐,发展到招工中介的走村串巷宣传招聘,大批接送,以及一些初中高中学校的推波助澜。去京津翼,去长三角、珠三角等东南沿海一带。那里有大大小小的工厂企业,有各种从未听说过的劳动岗位。只要你遵守厂规厂纪,吃苦耐劳,认真负责,每个月就有几代人羡慕的,好似吃商品粮公家饭的工作干部一样,按时发放的薪资。按时作息,比起起早贪黑,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活,舒服多了,收入也是务农的好多倍。由最初的农忙季节赶回来帮抢收,到雇人收割,再到忙顾不过来,渐渐少种、不种。因为打工,不仅仅带回来能够改换门庭表面和隐形的实在金钱,也带回来一些先进的风俗和文化观念。留守的父辈爷辈,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病弱,就撂荒了土地,听从儿孙的话,好好爱护将息自己的身体。年轻人向往城市生活,花费几代人心血在城里买房,甚至贷款。有的租房。撤校并村,空心化的乡村,在每年的1号文件里成为振兴乡村的焦点。

趋利避害,急功近利,赚取最大化的利益,是人性的本能,无可厚非。

正如秋坡秋城文友在群内发的第二条信息所说:“人和土地、粮食与劳动价值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其实也是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体现。农民没错,土地更没错。我们都是想逃离土地的人,无任何资格再对土地和生活在这里的祖辈指手画脚。只有把各自与土地的记忆和情感找个支点去倾诉一番,这样就很欣慰了,是这样吗。”

五去年冬天,天空飘洒着多年少见的雪花。一位老奶奶骑着脚踩三轮车,拉了两蛇皮口袋、存放五年的小麦。唉声叹气说走了好几个村子,打听来打听去,都没有了小麦磨面粉的加工店。就是在石碾子上碾,也没有了石碾子。她不想去超市买面粉,不想去粮油店换面粉。因为她远在外地打工的孙子,三十多岁了,好不容易找一个外地女友,要回来吃自家产的、不添加任何冠冕堂皇、物理化学的复杂物质的、纯粹的面粉,非要吃奶奶做的馒头包子饺子,擀的面片。

那纷纷扬扬的雪花,飘落在老奶奶花白的头发上、肩膀上、衣服上、三轮车面上,像极了往日磨出的面粉!

上一篇:抱歉没有了
下一篇:白马城里那朵莲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