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对新旧课标“内容”模块变化是如何呈现的及最新模拟卷训练

更新时间:2024-06-08 09:05:43作者:读书村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为“新课标”),是在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旧课标”以下简称为“实验版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修订的,它的修订既有效衔接了国际地理教育的变革,又充分考虑了国内的现实国情,形成了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新课标在实验版课标的基础上,对地理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维度都做了修订和优化,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更加科学合理的指导和评价。

本文以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为例,分析试题对新旧课标“内容要求”(实验版课标称之为“内容标准”,以下合称“内容”)模块变的呈现,探究高考试题与新课标的一致性,并基于此提出相应的备考策略建议。

新旧课标“内容”变化视域下的

对新旧课标“内容”模块变化是如何呈现的及最新模拟卷训练

试题分析

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所有试题均以真实的生产、生活实践情境、学术探索情境为载体。检验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落实新课标要求,符合《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和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试题对应的课标“内容”如表1。

从上表可以看出,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较好地呈现了新课标在实验版课标基础上的变化,但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新课标与实验版标并非割裂的,而是一种优化与传承的关系,所以,试题在回扣新课标的同时,也体现了一些经典的地理学原理和思想,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区域产业集聚理论等。基于课标变化的试题特征呈现具体如下。

(一)回应经典“内容”,夯实学生学科必备知识

地理学的思想和方法虽然在不断地创新和发展,但一些经典的地理学思想和方法论是永不过时的,如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产业集聚理论、因地制宜等。新课标是实验版课标的优化与传承,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呈现了从实验版课标到新课标都保留的经典“内容”要求,如36(3)题“分析生产集中化对茶房村茶叶加工企业采购和销售的有利影响"考查产业集聚的影响,实验版课标和新课标都蕴含着这一方向的内容要求,同时,在新老教材中也都有产业集聚相关知识的呈现,本题既反映了新课标与实验版课标的传承关系,也通过这一基础理论的考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思想方法的理解程度。又如第37题以湖泊溶解性有机物的来源和演化为学术探索情境,考查学生对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的理解,检验学生认识区域自然环境的基本地理思想方法。

试题通过对经典“内容”的呈现,旨在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思想的理解和迁移运用,这也能很好地呈现《中国高考评价体系》对高考“基础性”和“必备知识”的考查要求。

(二)回应创新“内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高考要通过试题考查学生的关键能力,包括知识获取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认知能力。新课标也强调教师组织教学中要注重开展学生的思维结构评价。从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来看,思维能力的培养与考查正在成为新时代教学改革和高考改革的关键内容,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通过试题组织,较好地呈现了新课标在实验版课标基础上新增关于思维发展的内容,以此来促进学生发散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抽象思维、批判性思维等的发展。

试卷第4~6题考查的知识模块符合新课标的考查要求,在实验版课标的基础上更加关注交通布局的变化与区域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验版课标更多地要求学生能分析交通布局与聚落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之间的关系,从思维结构的要求来看,实验版课标“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更多地关注要素之间的联系,属于思维结构中的“多点结构”和“关联结构”,即能从实例情境中挖掘多个要素,并能使这些要素建立合理的关系。新课标“结合实例,说明交通布局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则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达到了“拓展想象结构”,即能依据案例情境从整体性角度进一步抽象认识,对案例呈现的特征、原理、逻辑能实现整合和发散。本题组以时间为线索,以区域发展为背景,以交通布局变迁为考查点,实际上设置了一种不良结构情境“以前看似合理的事物现在不一定合理”,以此来考查学生的认知冲突思维。此外,明显考查思维能力的试题还有第7,8题,第36(4)题,第37题,具体呈现如表2。

具备良好思维认知能力的学生能在复杂的真实情境中实现独立思考,将所学知识迁移运用到新情境中,提出创造性的见解和问题解决方案,并对此进行合理科学的验证,确保其见解和方案的合理性。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是当前教学的关键任务,检验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是高考对学生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2023年新课标地理卷显然达成了这一目标。

(三)呈现新增“内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高考试题因聚焦国家发展,回答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时代之问。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逐渐步入深水区,国际形势风云突变,国内环境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要培养好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就要牢牢把握住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促进学生全面且兼具个性的发展。

新课标在实验版课标的基础上进行优化,紧扣时代要求,聚焦国家发展需要,放眼世界发展格局,为新时代的中学地理教育教学指明了方向,提出了建议,在“课程内容”部分新增了多条“内容要求”,其在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券中的具体呈现如表3。

如表3所示,试题通过情境载体的搭建、问题的设置,实现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学科德育、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例如,第1~3题聚焦服务业的区位因素分析及产业发展变迁,通过材料设置,让学生感受农民产业在党的引导下取得的长足发展,培育学生的劳动精神和民族自信心。同时,试题以我国产业升级的宏观大背景为载体,呈现国家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变化。

新旧课标“内容”变化视域下的

备考策略

新课标“内容”在实验版课标的基础上实现传承和发展,延续了经典“内容”,优化了创新“内容”,产生了新增“内容”,高考备考要紧紧抓住新课标的变化,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导向,以素养为目标,以价值为追求,实现高考备考的精准化和高效化。

(一)建构知识网络,实现考点联结

学生要能够实现全面发展,就必须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础理论。高考评价体系的“四层四翼”也提出了“必备知识”和“基础性”的考查要求,所以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强化基础知识对学生备考的重要性。但需要指出的是,随着新高考试题灵活性的上升,在备考阶段中不宜再呈现割裂的知识,教师要通过组织与重构,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建构,打通知识的底层逻辑,实现知识之间的联结,形成知识网络,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迁移运用。例如,“大气”知识模块备考复习中,要关注到与之相关的“大气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大气受热、大气运动、大气环流、天气系统,气候"知识,这些知识不宜以“并列式结构”呈现,而应以“关联式结构”呈现给学生,具体结构如图1。

如图1所示,大气知识模块之间是存在联系的,只有构建良好的知识网络,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超越浅层化、符号化的知识学习,实现意义与运用层次的深度学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感知,进而实现学生对考点的联结,提高备考效率。

(二)注重思维养成,发展能力水平

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是解题的核心要求。当学生获取并完成地理信息解读,调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时,学生的思维认知水平就决定了学生的问题解决水平。

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第一,要重视问题式教学的开展,实现“知识问题化”,将知识学习的过程转变为问题探究过程,避免传统的知识讲授,注重依托问题进行思维启发,促进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思维养成和能力提升。第二,要注重真实情境的教学运用,包括生产、生活实践情境、学术探索情境的运用。新课标对试题情境做了要求,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也强调了试题情境的重要性,新高考更加关注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复习教学中,应尽可能实现“问题情境化”,将知识学习搭建在具体的真实情境之上。第三,要关注情境的特征,实现“情境生活化”,这里的“生活化”并非生活情境,而是指这类情境是学生熟悉的,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支架”。但要注意的是,2023年高考地理新课标卷出现了三组纯学术探索情境的题目,因此教学中应关注学术探索情境的设置,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能力。

(三)综合时空尺度,提升核心素养

真实的问题情境总是具有时空背景的,地理问题的解决要重视问题的时空背景。从空间背景的角度出发,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区域认知素养;从空间要素综合、时空综合的角度出发,则对学生的综合思维素养提出了要求;而在一定时空背景下完成问题的解决,则检验着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素养。所以,为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教师应该重视时空尺度的综合,在复习中注重强调时空尺度思想,即关注问题背景中的空间尺度、时间尺度、时空尺度中的尺度划分、尺度推演、尺度关联、尺度匹配等。

(四)聚焦时政热点,服务国家发展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是为了培养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人才的培养应该聚焦国家发展所需,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养成劳动精神。高考备考过程中,应紧扣新课标要求,在新课标“内容”的指引下,复习教学中应立足国情实况,聚焦国家时政方针,关注国家巨大成就,并融人到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关注时事、培育学生民族情怀、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拓宽学生视野、为学生备考积累素材。

总的来说,在新课标“内容”变化视域下的地理高考备考,应紧扣新课标要求,通过设置一定时空背景下的国家发展、学术研究的真实情境,实现问题式教学的落地,促进学生的知识联结、能力提升和素养养成,最终促进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实现学生备考效率的提高。

河北省沧衡八校联盟

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

地理试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自然地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副热带高压自高空向下大规模沉降大气,与下层海洋上空的信风相遇,形成信风逆温,大气层结构稳定。图1为信风逆温形成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1该天气现象经常出现在 A北非地区B南亚地区C太平洋中部地区D西欧地区2与甲处气团相比,乙处气团为A暖干气团B暖湿气团C冷干气团D冷湿气团3该处稳定的大气层结构能够A增强该地大气的上升运动B增强大气的保温作用 C导致该地降水明显增多 D提高稳定层附近的风速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地区东部的姆鲁山国家公园内分布着一片由可溶性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全球罕见的“刀石林”。“刀石林”相对高度大,石林上部薄如刀片,林间动植物稀少,是公认的世界第八大奇观。图2示意马来西亚“刀石林”的位置及“刀石林”景观。据此完成4~5题。4马来西亚“刀石林”的岩石被打磨得薄如刀片,说明A当地气候湿热B“刀石林”岩性坚硬C当地地势陡峭D大气中CO含量大5与“刀石林”形成密切相关的自然要素是A流水 B风力C冰川 D海浪白垩岩是一种柔软、多孔的白色岩石,含有大量浮游生物的外骨骼化石。德国最大岛屿吕根岛上拥有一段超过15km的壮丽白垩岩山崖,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图3示意吕根岛白垩岩山崖景观照片,图4为地壳物质循环图。据此完成6~7题。 6白垩岩属于地壳物质循环图中的A甲 B乙C丙 D丁7吕根岛白垩岩山崖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岩浆侵入一地壳抬升—雨水冲刷—岩层断裂B岩浆喷发—地壳下陷—海浪侵蚀—岩层断裂C海底沉积—地壳下陷—雨水冲刷—垂直崩塌D海底沉积—地壳抬升—海浪侵蚀—垂直崩塌岛屿苔藓生长受岛屿内多种因素影响。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苔藓来源复杂,其中抗旱品种占比较高。据此完成8~10题。8推测与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之间苔藓种数关联最小的因素是

A岛屿面积

B经纬度位置

C最高点海拔

D海岸线长度

9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苔藓抗旱品种较多,主要是因为当地①雨季时间较短②蒸发强度较大③储水条件较差④海水入侵较严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10闽南、粤北沿海地区诸岛的苔藓能够 ①加快土壤和大气热量交换②提高土壤含水率③提高表层土壤温度④补充土壤有机质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近些年来,人们在黄河下游河岸滩地上打井开采地下水,取代了直接从河流取水的取水方式。图5示意黄河下游某河段傍河开采地下水的范围。据此完成11~13题。11该河段傍河开采地下水的独特优势条件是A河床地势较高B河流径流量大C河流流速较快D河水结冰期长12与直接从河流取水相比,傍河开采地下水主要是为了①提高取水水质②增大取水规模③降低取水成本④减轻生态干扰A①② B①④C ②③ D③④13傍河开采地下水能增强的水循环环节是A地表径流 B蒸发C降水 D下渗7月初某学校师生前往河南省安阳市(36°N,114°E)殷墟进行为期两周的研学活动。大巴车上钟表显示8:30时,司机前方的遮阳板、车辆右侧的遮阳帘均已启用。此时某国外研学小组恰巧发来在某地看日出的照片。据此完成14~16题。 14遮阳板、遮阳帘启用时,大巴车行驶方向大致是A向东 B向南C向西 D向北15该国外研学小组所在的城市可能是A科伦坡(7°N,80°E)B乌兰巴托(48° N,107° E)C华盛顿(38°N,77° W)D巴西利亚(16°S,48°W)16该校师生研学期间,安阳市A日均气温逐渐变低B白昼长度逐渐变长C日出时间逐渐推迟D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北京时间2022年1月15日12时27分,位于南太平洋西部,距我国约1000 km(两国地理中心距离)的汤加火山爆发并引发大范围海啸。汤加火山爆发喷射的火山灰和蒸汽约19 km高,形成一个巨大的蘑菇云。图6分别示意汤加的位置和汤加火山爆发景观。(1)分析汤加多火山爆发的原因。(4分)

(2)简述汤加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可能造成的影响。(8分)

(3)与汤加相比,说明我国东南沿海海啸发生频率较低的原因。(6分)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逆温是指对流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底高低于100m的逆温为接地逆温,底高为100~1500 m的逆温为悬浮逆温。逆温的产生与地理位置、天气、地形等因素有关,其中辐射逆温是由热力条件所致,多为接地逆温;锋面逆温是由动力条件所致,多为悬浮逆温。甘肃省酒泉市地处河西走廊西部,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尘天气多发。通过对酒泉市逆温天气的研究,可以提高应对沙尘灾害的能力。图7示意酒泉市2009—2018年8时和20时逆温频率的季节变化。(1)描述酒泉市悬浮逆温频率的季节分布特征。(6分)

(2)研究发现,酒泉市8时接地逆温频率均高于20时,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6分)

(3)分析酒泉市20时接地逆温频率秋季高于夏季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离岸风引起的本格拉上升流低温、低盐,与外侧的海水形成明显的过渡带,该过渡带被称为海洋锋。按照海水性质,海洋锋可以分为温度锋和盐度锋。图8示意本格拉上升流位置。 (1)判断本格拉上升流温度锋最显著的季节,并说明理由。(6分)

(2)与盐度锋外侧相比,分析本格拉上升流盐度偏低的原因。(4分)

(3)说明本格拉上升流海洋锋对该海域生物资源的意义。(6分)

沧衡八校联盟

高三年级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

1C 2A 3B 4B 5A 6C 7D 8B 9C 10D 11A 12B 13D 14A 15A 16C17(1)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边界,地壳活跃,火山、地震频发。(4分)(2)降低大气能见度;破坏生态环境,影响生物多样性;削弱太阳辐射,降低地表温度;火山爆发导致地表形态重新塑造;造成大气污染,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增加地表土壤矿物质,提高土壤肥力。(答出四点,合理即可,8分)(3)与汤加相比,我国东南沿海距板块交界处较远,地壳较稳定,地震、火山较少;我国近海大陆架宽广,海啸能量不容易堆积,受影响小;我国沿海地区受岛弧链(如日本群岛一菲律宾群岛等)阻挡,海啸能量大大减弱。(6分) 18(1)当地悬浮逆温频率秋冬季高于春夏季,冬季最高,夏季最低;春夏季8时悬浮逆温频率高于20时悬浮逆温频率,秋冬季20时悬浮逆温频率高于8时悬浮逆温频率;20时悬浮逆温频率季节变化大于8时悬浮逆温频率。(6分)(2)当地傍晚后地面辐射冷却加剧,近地面气温受地面辐射冷却影响迅速下降,上层的空气冷却降温缓慢,形成逆温;随着夜晚地面温度不断下降,逆温不断加强,至次日清晨逆温达到最强;20时是逆温形成的初始阶段,8时是逆温加强维持阶段,因此8时接地逆温频率比20时高。(6分)(3)当地秋季晴天日数多,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弱,近地面空气温度迅速降低,易形成接地逆温;秋季相较于夏季日落早,地面辐射降温开始时间早、持续时间长,接地逆温出现早、频率高;夏季白天气温高,热力对流发展旺盛,垂直混合强烈,至20时逆温层大多被破坏。(6分)19(1)南半球夏季。(2分)理由:深层海水全年温差小(2分),夏季太阳辐射强,表层海水温度高,表层与底层上泛的海水温差明显(2分)。(2)热带海域表层海水温度高,且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表层海水盐度高(2分),因此与外侧海水相比,来自深层的上升流受蒸发影响较弱,盐度偏低(2分)。(3)海洋锋两侧水团性质差异大,可满足不同习性的海洋生物生长,海洋生物种类较多;上升流能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大规模繁殖,鱼类饵料众多;不同性质的水团交界处易形成水障,有利于营养物质和鱼群的聚集。(6分)安徽省合肥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考试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命题学校:合肥十一中 命题老师:黄莹 审题老师:孔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请把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校庆当天,我国某中学在校内操场(左图)开展合影留念活动。操场周围建筑物环绕,场边成行的香樟夹杂着零星火红的枫树以及金黄的银杏,将操场装点得色彩斑斓,为活动增添喜庆氛围。合影拍摄过程中,工作人员多次移动合影阶梯架的位置以使拍摄对象始终面朝太阳,从而获得最佳拍摄效果。右图示意拍摄期间某时刻旗杆的影子朝向,据此完成1-2小题。

1 该中学所在城市及校庆日期可能是( )

A 杭州10月25日

B 呼和浩特12月10日

C 石家庄9月2日

D 海口11月20日

2 拍照期间合影阶梯架的位置变化可能为( )

A 甲到乙

B 甲到丙

C 丁到乙

D 丁到丙

下图为我国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随时间变化图。据此完成3-5小题。

3该地两天内太阳辐射出现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地形

B 植被

C 天气

D 海陆位置

4 推测该地可能位于( )

A 上海

B 成都

C 北京

D 拉萨

5 当日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 在瑞典观测到美丽的极光

B 黄河口盐度全年最低

C 澳大利亚西北部盛行东南风

D 南非大草原草木枯黄

莫桑比克海峡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东南风。在偏东风作用下,印度洋的南赤道暖流西流遇非洲大陆后,自北向南沿东非海岸流进莫桑比克海峡;南赤道暖流的另一分支,从马达加斯加东岸南下,在该岛南部分为两支,主流与莫桑比克海流相汇合,另一支流沿海峡中轴北上,强度随季节变化。下图示意莫桑比克海峡及其南部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6-7小题。

6.洋流②势力最强的时段是( )

A.3—5月

B.6—8月

C.9—11月

D.12月—翌年2月

7.图示区域最易形成大渔场的是( )

A.①②交汇处

B.③④交汇处

C.④⑤交汇处

D.①④交汇处

南美洲潘塔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地势平坦。左图为潘塔纳尔湿地所在区域略图,右图表示科伦巴各月降水量和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各月径流量。据此完成8-9小题。

8潘塔纳尔湿地主要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草原气候

B 热带季风气候

C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沙漠气候

9流经该地的巴拉圭河段汛期时间与上游地区雨季时间相比( )

A 超前,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助涨助落的作用

B 超前,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大气降水

C 滞后,因为湿地对该河流量有延缓峰值作用

D 滞后,因为该河流的主要补给来自于地下水

下图是2023年10月9日8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hpa)。据此完成10-12小题。

10.此时,江苏省大部分地区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

11.甲站点与丙地风速存在较大差异,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大气温度

B.地表摩擦力

C.地转偏向力

D.水平气压梯度力

12.关于甲、乙两站点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小雪天气,乙地少云天气

B.甲地暴雨天气,乙地晴朗天气

C.甲地受暖气团控制,乙地受冷气团控制

D.甲地空气湿度较乙地大,云量较乙地多

塞内加尔的雷特巴湖盐度高,很多时候,其湖水和一般的湖水颜色差不多,但在某时期,来自撒哈拉地区的干热风将沙漠中的矿物质带到湖里,与湖中微生物相互作用,湖水随即变成玫瑰色。佛得角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当地人曾以出海捕鱼为生。20世纪70年代,雷特巴湖采盐业兴起,湖区常看到身上涂满油脂的采盐人。读雷特巴湖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13-14小题。

13 推测雷特巴湖湖水变成玫瑰色的时期是( )

A4月-5月

B 7月-8月

C 9月-10月

D 12月-次年1月

14 佛得角海域渔业资源丰富,主要因为该海域( )

A 暖流流经,鱼类生长快

B 上升流显著,饵料丰富

C 海域广阔,生存空间大

D 河流入海多,养分充足

巴伦支海(下图)是北冰洋的陆缘海之一,与喀拉海以新地岛为界,在洋流等因素的影响下两海域海水性质差异较大。据此完成15-16小题。

15.与巴伦支海相比,喀拉海表层海水( )

A.温度较高、盐度较低

B.温度和盐度均较高

C.温度较低、盐度较高

D.温度和盐度均较低

16 与喀拉海海域相比,巴伦支海航海价值较高的原因是( )

A 海水冰封时间短

B 极昼时间短

C 海底地形复杂

D大雾天气多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022年5月末,杨老师到马达加斯加岛M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交流活动交流期间,杨老师了解到该岛两侧气候、景观有明显差异。右图为马达加斯加岛年降水量分布图。

(1)指出杨老师在交流期间感受到昼夜变化状况和自己正午影子长短变化状况。(6分)

(2)据图推断马达加斯加岛中部山脉走向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考察期间,该岛西部甲地区比东部乙地气温高,请说明原因。(6分)

18(1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湟水河长349km,支流众多,流域面积3200多平方千米,为黄河第三大支流。该流域有不同的岩性与构造区,因而发育成峡谷和盆地形态。西宁、民和均地处较大盆地内,其中以西宁盆地为最大。左图示意湟水河水系,右图示意西宁、民和径流量季节变化。

(1)分别指出湟水河的春、夏季主要补给水源。(6分)

(2)“日愁暴雨夜愁霜”是夏季西宁盆地天气特征的真实写照。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6分)

(3)与西宁相比,分析夏秋季节民和径流量较大的原因。(6分)

19 (16分)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极河流,通常是对发源于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直接注入北冰洋的所有河流的总称。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北极河流入海径流量呈现显著增大趋势,北极河流入海径流量的变化对北冰洋的生态环境及全球生态系统都会产生很大影响。下图分别示意北极河流分布以及主要北极河流入海径流量多年月平均变化。

(1)指出北极地区河流入海径流量的季节变化特点。(4分)

(2)与北美相比,亚欧大陆西北部冬季冰冻线距离海岸线较远,请作出合理解释。(6分)

(3)简述北极河流入海径流量增大对北冰洋海水性质可能产生的影响。(6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2

3

4

5

6

7

8

A

C

C

B

A

D

C

A

9

10

11

12

13

14

15

16

C

D

B

D

D

B

D

A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

17(18分)

(1)昼长先渐短,后渐长且昼长始终小于夜长(3分);正午影子先变长后变短(3分);

(2)山脉走向:东北-西南走向(3分);

依据:东部沿海地区的年降水量分布密集,且年降水量线大致呈东北-西南走向(3分)。

(3)该岛中部海拔较高,甲地区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晴天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较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多(3分);东南信风越过山地高原后,气流下沉增温,气温较高(3分)。

18(18分)

(1)春季,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2分);夏季,高山冰雪融水(2分)、雨水补给(2分)。

(2)西宁盆地地势高,夏季白天光照强,盆地内水汽含量大,蒸发旺盛,易产生强对流天气,多暴雨;(3分)夜晚,大气稀薄,大气逆辐射弱,夜晚降温快,水汽易凝结,因而多霜(3分)。

(3)民和地处西宁下游,汇水量较大;民和地处西宁东部,地势较低,夏秋季降水量较大;西宁盆地面积大,人口多,水资源消耗量大。(一点3分,任意两点6分)

19(16分)

(1)特点:入海径流量季节变化明显(2分),主要集中在夏季(2分)。

(2)①亚欧大陆西北部边缘海域宽阔,使得北冰洋与大西洋水体交换充分,沿岸水温升高;②北大西洋暖流势力强,深入北冰洋,带来大量热量;③亚欧大陆北极河流多,入海河流径流量大,带来的热量丰富;④北大西洋暖流汇入和入海河流导致上层海水运动速度较快,影响范围广,不易冻结(一点3分,任意两点6分)。

(3)①北极河流入海径流量增大,向北冰洋输送的热量增多,导致海水温度上升、海冰减少②向北冰洋输送的淡水增多,导致海水盐度下降③导致海水密度下降④入海河流带来的泥沙增多,导致海水透明度下降。(一点3分,任意两点6分)

类型1 材料体现人地协调观

人地协调观念的考查,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结合现实中的自然地理环境问题,能够从人地关系系统的角度,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作用及其阶段性特征,形成科学的人地协调观。

(2)结合现实中的区域发展情境,能够说明开放区域条件下,该地自然资源、环境满足人们需要的潜力变化,归纳该类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可能遇到的人地关系问题;分析区域特有的环境治理和保护措施。

(3)结合现实中的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实例,能够从国家安全的高度,理解资源和环境安全对于人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国际合作意识,建立和谐发展的观念。

〖评分规则〗

规则1:分析全面,既要套用模式,还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得不到全分。

分析问题要全面,做到面面俱到,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及环境因素;还应结合材料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规则2:分阶段分环节地分析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否则答非所问,容易失分。

结合图文资料,分阶段、分环节的分析不同生产、生活活动方式及强度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规则3:据因求果,寻求措施,否则答题不全。

针对区域发展中出现环境问题的原因,联系生活,寻求解决措施。

〖真题探源〗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图9示意该项目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8分)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6分)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6分)

(4)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4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2分)和运营(2分),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2分);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进出口贸易或对外经贸)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行(或河海联运)提供中转服务(2分)。

运输量大或保证运输、改善运输、交通便利、提高运输效益、减轻运输成本得(2分)

获得经济效益(0分)

规则1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或提高效率)(3分);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或避开、克服恶劣自然条件)(3分)。

节约时间,减少施工难度(2分)

降低成本(0分)

规则2

(3)中国、日本(东亚或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缩短时间、缩短距离、降低成本或价格答对一点给2分,任意三点得6分。

靠近销售市场,降低运输成本(2分)

市场广阔(0分)

规则2

(4)俄罗斯的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或矿产)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任意一点得2分)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任意一点2分)

俄罗斯矿产资源丰富(2分)

资源丰富、市场广阔(0分)

规则3

类型2 材料体现综合思维

综合思维的考查,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能够运用地球运动规律,解释昼夜、四季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

(2)能够结合生态保护、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国家发展战略,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和地方综合的角度,系统分析其自然地理条件。

(3)能够在认识某类区域特征的基础上,从促进区域科学发展的角度,对其发展的条件、过程、问题及决策等进行系统的综合分析、评价。

(4)能够从全球化的视角,综合分析人类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耕地资源、海洋空间资源等的条件,方式及潜力,以及产生的资源,环境问题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5)从国际合作的视角理解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性。

(6)能够分析和认识不同尺度区域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地理问题。

〖评分规则〗

规则1:抓住地理事物联系,挖掘隐性信息,否则分析不透彻,以致得不到全分。

利用逻辑推理,明确因果关系,来龙去脉要清晰,有因有果,据因求果,答题时一般思路是条件、影响、结果。

规则2:准确读取图中信息,运用专业术语描述,否则易失分。

推敲材料,图文结合,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地理知识,转换答题语言,运用地理语言进行表述。

规则3:采用逆向思维,否则新情境下答题不易得分。

遇到新情境新问题时或非常规(非常见)问题时,根据结果,倒推原因或条件,辩证分析问题。

〖真题探源〗

(2017·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000—2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

(1)确定该苔原带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以及干扰强度的垂直分布特征。(6分)

(2)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6分)

(3)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6分)

(4)说明从2300米至2600米,阴、阳坡植物多样性差异逐渐缩小的原因。(6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遭受干扰的坡向和部位:阳坡,(2分)苔原带的下部(中下部,2000—2300米左右)。(2分)干扰强度分布特征: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越低,干扰越强烈)。(2分)

2300以下;(2分)海拔越高干扰越小(海拔与干扰强度呈正相关关系)。(2分)

阴坡,2000—2300米;海拔越高,生物多样性越少。(0分)

规则1

(2)(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3分)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的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分)

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强(多、丰富);(3分)2300—2600米,阴坡生物多样性多于阳坡。(0分)

阴坡较阳坡苔藓植被多、生物量多、多样性显著。(0分)

规则2

(3)特点:阳坡地表温度高、(1分)湿度低(水分条件差)。(1分)原因:阳坡太阳辐射强,地表温度高,蒸发强度大;(2分)阳坡融雪早,蒸发历时长。(2分)

气温高(其他能够体现阳坡温度高于阴坡的表述也可得1分),湿度小或水分少;(1分)阳光充足或光照充足或吸收太阳辐射多能体现太阳光照条件强于阴坡的表述都可以得2分;蒸发强度大(或蒸发旺盛2分)。

阳坡温度升高降低,变化大(小)。(0分)

规则3

(4)随着海拔升高,阴、阳坡面积减小,(2分)坡面差异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减弱;(2分)阴、阳坡相互影响(水分、热量交换作用)增强。(1分)

植物生长而积小,生存空间小,生存环境小,生态环境类似、相似等,都可以得2分;随海拔升高,阴阳坡植物多样性都会减少,故差异减小,类似说法都可得分2分;强调水热条件差异相近,差异小也可以给2分。

2300—2600米,随海拔升高气温降低。(0分)

规则1

类型3 材料体现区域认知

区域认知的考查,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能够运用空间分析方法解释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并能够分析特定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与环境演变过程,评估其发展问题,提出科学决策的依据。

(2)能够比较全面评价区域决策的得失,并提出较为可行的改进建议。

(3)能够收集世界、全国或区域的资源、环境信息,并利用信息阐释资源、环境问题及其成因,从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尝试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评分规则〗

规则1:区域定位是前提,更是关键。

根据图文材料及所学区域定位方法,进行区域定位。若区域定位出现偏差,有可能全盘皆输。

规则2:从图文材料中获取答案。

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设问,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脱离材料闭门造车,得不偿失。

规则3:综合分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根据所属区域,结合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自然地理特征(气候、地形、水文、土壤、植被)和人文地理特征(人口、城市、工业、农业、交通),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若考虑不全,则易失分。

〖真题探源〗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Ⅰ)(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裕尔河原为嫩江的支流。受嫩江西移、泥沙沉积等影响,乌裕尔河下游排水受阻,成为内流河。河水泛滥,最终形成面积相对稳定的扎龙湿地(下图)。扎龙湿地面积广大,积水较浅。

(1)河流排水受阻常形成堰塞湖,乌裕尔河排水受阻却形成沼泽湿地。据此推测扎龙湿地的地貌、气候特点。(6分)

(2)分析从乌裕尔河成为内流河至扎龙湿地面积稳定,乌裕尔河流域降水量、蒸发量数量关系的变化。(6分)

(3)指出未来扎龙湿地水中含盐量的变化,并说明原因。(6分)

(4)有人建议,通过工程措施恢复乌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4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地势平坦、开阔。(3分)

气候较为干旱(蒸发能力强)。(3分)

地势平坦,(2分)降水较少。(2分)

地势低洼。(0分)降水较多。(0分)

规则1、2

(2)降水量基本不变化,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6分)

蒸发量逐渐增大,二者数量关系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4分)

由降水量大于蒸发量最终变为降水量等于蒸发量。(0分)

规则2

(3)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2分)

原因:河水不断为湿地带来盐分(矿物质);(2分)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2分)

变化: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2分)

原因:随着湿地水分蒸发,盐分(矿物质)富集(最终饱和)。(2分)

水中含盐量逐渐增加。(0分)

规则3

(4)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减少泥沙淤积;扩大鱼类种群规模;减轻水体富营养化。(4分)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食物链完整(保护丹顶鹤);防止湿地环境变化。(4分)

同意,可防止盐分(矿物质)富集。(2分)

不同意,应减少对自然的干扰;保持湿地水量稳定。(4分)

同意。(0分)

规则3

类型4 材料体现地理实践能力

地理实践力的考查,考生需要具备以下几点:

(1)能够设计科学的地理实践与实践考察方案,利用地理息技术及相关工具、材料,分析与地理相关的数据与信息,对地理现象进行科学解释与评价。

(2)能够搜寻不同类型区域的统计信息,收集相关区域发规划、设计区域发展问题的调查方案。

(3)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野外资源、环境调查,描述某区域在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并结合已有资料,对解决区域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建议。

(4)能够在地理实践中表现用较强的行行动能力。

〖评分规则〗

规则1:从图文材料中获取答案。

一定要从图文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根据设问,推敲材料,结合所学知识组织答案。审所有文字、表格和图等,文字要找出关键词,挖掘图表中直接和隐含的条件。有效信息提取不到,可能答非所问。

规则2:材料与生活结合,理论与实践挂钩。

地理的复杂性体现在地理的综合性,空间思维综合认知能力的培养需要到大自然中感悟,在大自然中辨认方向、认知地貌、分析区位的选址等,从“实践”中直接探究分析。联系生活经验和常识规范作答。若只依据所学知识,得不全分。

规则3:利用逻辑推理,寻求合理答案。

一定要根据材料,还原真实情境,运用综合分析方法,利用逻辑推理,寻求合理答案。若逻辑混乱,描述不清,容易失分。

〖真题探源〗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数据中心是用特定设备在互联网上传输、存储数据信息的场所。数据中心的规模以设备运行耗能的多少来衡量,规模越大,运营成本越高。2010年之前,我国的数据中心一般规模较小,主要布局在东部沿海地区。2010年之后,一些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布局,位于贵州省中部的贵安新区(国家级新区,位置见下图),因气候凉爽、用电成本较低、自然灾害少等优势,吸引了数十个大规模数据中心在此集聚,快速发展成为我国南方最大的数据中心基地。

(1)说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建设数据中心的主要优势。(6分)

(2)分析数据中心在贵安新区集聚的有利条件与集聚发展的益处。(10分)

(3)如果把数据中心的数据比喻为“原料”,指出贵安新区利用这些“原料”可以发展的产业。(4分)

(4)东部沿海地区的一些数据中心开始采取节能降耗措施。你认为目前贵安新区的数据中心是否有必要这样做?请表明观点并解释原因。(4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通信和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较好,有利于数据中心建设和维护;(3分)接近用户且有人才优势,方便数据的分析与利用。(3分)

配套设施完善;(2分)经济发达,有人才优势。(2)

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0分)

规则2

(2)集聚的有利条件:国家级新区,有政策优惠;有气候、水和电价等优势,可大幅降低运营成本;临近贵阳和安顺,便于对接或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等。(6分)

集聚发展的益处:可以共享基础设施,节省个体数据中心建设与运行的成本;有利于数据中心之间的联系,促进相互间的交流和合作。(4分)

有利条件:政策支持;电力成本低。(4分)

益处:共享基础设施,节省成本。(2分)

基础设施完善,电力成本低。(0分)

规则2

(3)数据加工、数据分析、数据交易、数据服务、智能制造等。(4分)

数据分析、数据服务。(2分)

互联网业务。(0分)

规则1

(4)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气候凉爽,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没必要支付节能降耗的成本。(4分)

有必要。因为节能降耗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是可持续发展模式。

没必要。因为贵安新区电力资源丰富且电价低。(2分)

没必要。(0分)

规则3

类型5 思路源于课堂

主要涉及教材中的基本知识的考查,特别是对教材必修二三内容的作答。比如农业区位、工业区位、经济可持续发展措施等。“拿满基础分,才能得高分”,所以此类题目的解答关键是准确识记。

〖评分规则〗

规则1:用教材原话填写答案时,叙述要与图表材料联系才是标准答案,否则易失分。

对于地理规律、区位分析等基本知识的设问,答题角度一般来源于教材,只要根据教材语言结合材料分析才能得列满分,因为与材料脱节,空洞列举得分不高。

规则2:描述的内容包括多个要素时,回答要全面,否则得不到全分。

准确识记教材原话,根据问题界定答案的范围,关键点不能有遗漏。

规则3:对基本作用或功能的概述,若因果关系未体现,则不能得满分。

如果答案是一句话,一般应该包括主话、过程、原因、结果。所以组织答案时遵循:题设(条件)、原因、结果描述,就会得到比较完整的答案。

〖真题探源〗

(2018·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下图为春季T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4分)

(2)T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推测T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8分)

(3)预测P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8分)

(4)说明该区域春季天气系统活跃的原因。(4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高压;低压。(2分)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分)

高压、低压。(2分)

气旋、反气旋。(0分)

规则1

(2)3个。(2分)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6分)

3个。(2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4分)

2个。(0分)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0分)

规则1、2

(3)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气温升高;(2分)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2分)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2分)冷空气控制,晴朗,气温低。(2分)

暖锋过境,降水概率高;(1分)暖空气控制,天气转好,气温较高;(2分)冷锋过境,气温下降,可能有降水,风力加强(2分)

气温下降、风力增大,出现降水。(0分)

规则1、2

(4)中低纬度升温快,(高纬尚未明显增强,)南北温差大,气压梯度大,大气运动快(冬季风与夏季风转换期,天气系统交替控制)。(4分)

中低纬度升温快。(1分)

冷暖气团活跃(0分)

规则2、3

类型6 思路源于生活

此类问题的考查、通常以现实生产生活的某一活动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材料及答题思路往往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引导学生从生活经历与体验中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提高学生对“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就在身边”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规则〗

规则1:不容忽视的限定性语言(条件)

题目中的限定性语言一般包括:①空间限定语(如图示地区),②时间限定语(如某月某日),③角度限定语(如优势、特点、分布、规律),④程度限定语(如突出的、主要的)。明确限制性语言,可以直击得分点。

规则2:图表资料中获取有效信息。

获取地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①从文字背景材料中,②从试题的设问中,③从地理图形及其表述语中,

④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⑤从现实生活体验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是回答“能力立意”试题的前提条件,也是同学们解答问题的“入场券”。

规则3:开放性分析评价题,要先评价再分析。

此类试题往往对有争议性的问题不给出唯一答案,保留开放式的结论。回答此类问题,要求对题目给出的文字图表信息进行综合筛选后,理清答题思路,力争全面地、辩证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观点明确,切

忌似是而非。尽管答案开放,也要紧紧围绕“主题词”,自圆其说,不可漫无边际、机械重复而难以得分。

〖真题探源〗

(2017年新课标全国卷Ⅲ)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西班牙是欧洲发达国家中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国家。西班牙阿尔梅里亚省(位置见图a)的甲地附近干旱少雨。1956年当地勘探到深层地下水后,灌溉农业得到发展。1971年引入滴灌技术,日光温室(不需人工增温)快速普及,生产的蔬菜、瓜果等农产品出口量大增,主要出口西班牙以北的欧洲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以后,甲地温室农业进入集温室安装维护、良种培育与供应、产品销售、物流等为一体的集群式发展阶段,产品出口量加速增长。图b示意甲地最低气温和降水量的年内变化。

(1)从气候角度分析甲地普及日光温室的原因。(6分)

(2)分析20世纪70~80年代甲地温室生产的农产品出口西班牙以北欧洲发达国家的优势条件。(6分)

(3)分析甲地温室农业集群式发展对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作用。(6分)

(4)你是否赞同在甲地扩大温室农业生产规模?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6分)

标准答案

考生1答案

考生2答案

(1)地处地中海沿岸,冬季温和(最冷月最低气温为8℃左右),日光温室可满足蔬菜、瓜果生长需要;(4分)当地干旱少雨,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2分)

甲地为地中海气候区(或冬季温暖湿润,夏季炎热干燥);(2分)日光温室可减少蒸发,减少当地水资源短缺局面。(2分)

地形复杂多样,山地地形为主;(0分)引入滴灌技术,有深层地下水。(0分)

规则1

(2)蔬菜、瓜果成熟早,可反季节供应;(2分)冬季气候温和,温室设备简单,不需要加温,生产成本低;(2分)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2分)

交通便利,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市场距离近,运输成本低;(1分)欧洲发达国家农产品用量大,价格高。(2分)

甲地不需要温室生产的农产品;(0分)甲地温室农业设备成本低。(0分)

规则1

(3)有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保持产品质量优势;(2分)能及时维护、更新各种设施、设备,保证生产的稳定和供应的连续;(2分)完善的销售网络与现代物流业,能将农产品快速运达市场。(2分)

便于培育新种,提高产量;(2分)减少交易成本,取得规模效益;(2分)形成品牌,降低无序竞争。(1分)

增加生产成本,造成不正当竞争。(0分)

规则2

(4)赞同理由:当地气候条件适合,温室农业技术基础好,有一定发展空间;(2分)经济效益高,增加就业,(2分)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2分)

不赞同理由:沿海平原土地有限,地表水资源缺乏,扩大生产规模将会增加水资源、土地资源供给压力;(3分)过度开采地下水,可能导致海水入侵等环境问题。(3分)

赞同理由:可以利用该地气候条件,利用原有经验技术,提高产量,获得规模效益;(2分)可以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2分)

不赞同理由:山地多、平原少,土地资源有限;(2分)气候干旱,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2分)扩大生产规模,产量大增,可能会导致价格降低等。(2分)

没表明观点0分,态度答“赞同”,分析的是不赞同理由,0分,反之也是0分。

规则3

声明:数据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赢在升学规划、冲刺名校有捷径,大学升学规划咨询项目有:

(1)强基计划(含清北),985,211等升学规划!

(2)综合评价、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地方专项等特殊类型招生咨询!

(3)澳门、香港的大学申报,提交材料、笔试面试咨询!

(3)中外合作名校咨询!

(4)新高考选课走班落地方案咨询!

(5)艺术类高考,省统考、校考咨询!

(6)新老高考志愿填报咨询!

(7)直招士官、铁路学校咨询!

联系人:王老师:13576943394(微信同号)

1、高考强基课程表:

2、强基备考真题类: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