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自考毕业论文模板】赏析《圣雄甘地》兼议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

更新时间:2023-08-05 13:52:22作者:弃夜

摘要:通过观摩《圣雄甘地》一课的教学流程和解读教师在教学中教学方式的巧妙运用,理解甘地的非暴力思想,感悟甘地那颗宽广、博爱、伟大的心灵,感受和平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之一。

【自考毕业论文模板】赏析《圣雄甘地》兼议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

关键词: 圣雄甘地 非暴力思想 德育教育

2011年河南省第10届历史优质课大赛进行到第15位老师的时候,走到前台的是一位年轻的男教师。他自我介绍说是长葛一高的历史教师,叫孙翔,讲课的内容是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中的第四单元第2课——圣雄甘地。他首先让学生观看了一段关于甘地葬礼的视频,并提醒学生注意视频字幕传递的信息。看完视频后让学生闭上眼睛回忆,视频中哪些地方感动了你,甘地为印度人民做了什么,又为世界人民留下了什么,会受到世界人民如此的爱戴与尊敬?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圣雄甘地,走进他瘦小身躯中那颗伟大的心灵。听着老师的导入语和学生的发言,我的思绪也穿越了时空,甘地是怎样的一个人啊!剃着光头,上身赤裸,皮肤黧黑,却坚毅无比,勇往直前,为了独立与和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中弹的瞬间,他还以手势表示宽容凶手并为刺死他的人祝福。他在宽容和博爱中终结了他的人生。这样的导入设计起到了点题、起兴、凝神的效果。在随后的讲课中,授课教师将教材整合为政治家中的圣徒和圣徒中的政治家两个子目,很清晰地把教材涉及的基础知识处理完毕。一个活生生的甘地也呈现在了学生面前:为了民族的自尊和自信,用他那瘦骨嶙峋的手摇起了手纺车,转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历史车轮。为了群众的超越而自责,为体验真理而绝食。向食盐进军的悲壮行动让印度人民骄傲和自豪,让敌人胆寒与恐慌。他为了消除种姓制度和消灭宗教纷争,周游全国,身体力行,神情疲惫,却坚毅无比,勇往直前。他的人格魅力,穿越时空,感动世人。他的行为,诠释了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言。授课教师通过视频、图片、资料让学生神入历史、进而理解历史、感悟历史,从而培养了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践行了考试大纲要求学生具备的目标和要求。在学生对甘地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授课教师欲扬先抑地问学生,甘地的政治理想实现了,但社会理想实现了吗?这个社会是不是如甘地期望的那样充满和平、博爱呢?1947年1月30晚,刚刚结束绝食的甘地在前往参加一个群众性的晚祷时,遭印度教徒枪击身亡。甘地面对凶手,平静地倒下,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吃力地举起右手为夺走他生命的人祝福,他践行了自己逢恶报以善,用德报以怨的处事格言。如何让学生对甘地的高尚品质的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授课教师又设计了第三个子目——永远的甘地本论文由论文天下网(www.lwtxw.com)整理,更多论文,请点论文格式范文查看

授课教师展示了这样几段材料:

这是一位唤醒了三亿人反抗精神,动摇了英帝国的基础,将两千年强大的宗教动力引入人类政治的人。 — 罗曼·罗兰后世的子孙将无法相信,世界上曾经活生生的出现过这样的人物。 —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甘地是恨和误解所充斥着的世界中的爱和理解的象征。他属于时代,属于历史。 — —拉达克里希南 通过这几位名人对甘地的评价,学生领悟到了甘地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永存。伴随着学生情感的升华,授课教师设计了一个活动:对于甘地这样一个感动世界的人物,请你拿起纸笔,为他写一段颁奖词,时间是一分钟。学生们纷纷拿起纸笔,一挥而就。其中一位学生这样写到:黝黑中泛黄是你的肤色,圣明与纯洁是你的内心,瘦骨磷磷是你的身驱,弱不禁风是它的表象,历经风雨后方知晓它的坚强。我看不清你的眉毛,但我却能从中感觉到你赫赫大名的尊严!让我高山仰止,肃然起敬!你功在印度,德在千秋,绝无仅有。我看不清你挺直的脊梁却知道你在为你的祖国默默地承受着苦难。你步履维艰,我才感知独立之路是多么漫长。伴随着掌声响起,这节课也达到了高潮。这时的老师,展现了高超的教学智慧。说:我也被深深的感动了,不知如何表达感动之情,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吧。在大家的笑声中,老师不留痕迹地过渡到下一环节,通过播放公益广告——文明在身边,启迪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做到人与人之间要诚实、谦逊、宽容、满怀爱心,相互体贴。课上到这里,实际上历史已经不自觉走进了现实,走进了学生的心灵。

听完《圣雄甘地》这一课,我个人觉得有很多亮点值得学习,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教学设计更好地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无论从教学和学习目标的确定、课堂组织形式的设计、课堂提问的设计等各方面,都体现出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引领者,学生学习的空间由此更宽广了。值得一提的,本次评比中学习的主体是省实验中学的学生们。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及对问题探究的意识和能力,给教师们留下深刻印象。其背后所反映的,应该是河南省实验中学的教师们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实践。 第二,通过知、识、用的巧妙设计,悄无声息地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渗透。

对于甘地的评价,史学界历来都极具争议。无论是他的敌人,还是他的亲密同事,抑或一般群众,他始终是个谜;人们对他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毁誉不一。一些人看来,他简直是神的化身、真理的代言人;另一些人看来,他是欺世盗名的救世主、矫揉造作的阴谋家,印度封建主义不折不扣的辩护士、帝国主义的帮凶、群众性民族解放运动的主要叛卖者等等。授课教师通过历史上这些评价,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论过程中甄别对甘地多元性的评价,进而钩沉出智慧的思想,润泽学生的生命。让学生基本理解了甘地的非暴力主义是印度20世纪上半叶国情的产物,这种特殊的国情不仅仅表现在政治上深受英国殖民压迫和经济上产生了民族资本主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明白了印度还是一个种族混杂、宗教信仰根深蒂固而复杂多样、种姓隔离和被英国实行分而治之的殖民地国家。让学生认识到甘地如果单纯用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说教是很难把民众发动起来的,只有以印度教神学和伦理观为基础,把宗教的神与现实中的理想结合在一起,唤起人们在坚持真理与神的旗帜下团结抗英。从而使学生在品甘地中不但认识到了非暴力道路是印度特殊的国情决定的,还认识到了中国选择民主革命道路也同样是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争取国家独立斗争中的暴力与非暴力之路都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与此同时,学生在争论中还进一步把甘地的自我节制、艰苦朴素、自力更生、义务奉献精神、民族主义、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等优秀品质赋予了现代楷模意义。

写到这里,本文就该结束了,但是忽然想起那节课的结尾,笔者想起了泰戈尔的诗句, 我感到我看见了你,于是,在黑暗中我放舟启航。此刻,旭日露出笑脸,春花争奇竞妍。即使帆落索断,即使望不到对面的涯岸,我也将启程向前。我想这首诗歌不仅是献给为理想而奋斗的圣雄甘地的,实际上也是献给我们这些对历史教育苦苦探索的老师的。

参考文献:

1、《甘地传》(印)甘地著,鲁良斌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告别甘地—现代印度的故事》贝尔纲德伊姆哈斯利著,王印宝译,人民日报出版社

3、电影《甘地传》

4、《圣雄甘地》任鸿皋著,商务印书馆1987年版

5、观摩2011年河南省级优质课《圣雄甘地》

好了,以上就是来自于今天自考教育网给大家带来的【自考毕业论文模板】赏析《圣雄甘地》兼议历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范文)文章内容,因有一定时效性,文章仅供参考,如有关于文章内容、版权或其它联系我们小编哦!

为您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