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访问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信息服务网平台!

一部启迪一线教师的好书——读《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温儒敏的老师是谁)

更新时间:2024-03-02 10:30:20作者:自考教育网

作者:陈伟贤(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研究员)

一部启迪一线教师的好书——读《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温儒敏的老师是谁)

有人说,那些一生破万卷,一生成就明道的,只有几卷;只有很少的几个人的形象,是见过了人生的一切,有了人生的顿悟。在中学教了30多年书,我对现代著名文学的了解基本上还停留在大学和老师书本的水平。长期局限于老师,思维已经迟钝。最近读了《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有一种明道感和顿悟感,也有“重新发现”和打通自我的喜悦。

055-79000(商务印书馆,2022年版)摘自温儒敏教授在北京大学和山东大学讲授中国现代文学的讲义。共30讲,精选26位现代著名作家,涉及40余部代表作品(部)。本书着重对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品进行艺术分析,论证解读作品的各种方法,引导读者阅读和欣赏经典。

曾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中文系系主任。作为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教育部编写的中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文先生是一位学者,他没有清高迂腐,而是忠实创新,服务师生,进而发扬学术。这本书保留了课堂场景的感觉,充满了新的想法,有趣和可预见的,并呼吁雅俗共赏。好像是在和科研人员、大学生、中小学师生交流,和普通学者的研究有明显的区别。从一线教师的角度看,阅读这本书有助于语文教师克服弱化思维、固化思维、钝化情感、教学风格化的惰性和惯性。

经典阅读:基于共识的见解和原创思想

对文学作品的解读有两个极端: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或者为了追求新意而过度解读。文老师讲的是现代文学名著,关注的是学界已经沉淀并达成共识的文学史知识和作品评价。在此基础上,他立足名著,融合自己的研究成果。这种共识,基于几十年现代文学研究的沉淀和精华,可以纠正一线教师的理解偏差。基于共识的见解和独到的见解,被警醒,为读者尤其是一线老师打开了一扇窗,让人应接不暇。比如《温儒敏讲现代文学名篇》读《深刻的烦恼与愤怒》,这就是“爱”与“被爱”的差距。《狂人日记》你要把握好“独处”的美。在阅读郭沫若的《背影》时,要了解特定时代的审美形态,关注《荷塘月色》。

看《女神》 《子夜》的解释。文老师指出,目前有些老师把《白毛女》的思想含义归为“献身祖国,愿为国牺牲的精神”,表现了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燃烧世界的梦想”是为了唤起人们的意识等。这是我们解读意识形态意义的常用方式。基于闻一多的研究,他指出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兼顾了“浪漫”和“说教”。欣赏《红烛》这样的多面诗,不宜对“思想意味”作有限的理解。第一,切入当前习惯性解读或无意识误读的弊端。从作者的创作背景、思想观念、文学追求出发,从文学史的角度观察,以情入理,以理服人。

书中对“两极阅读现象”的论述以及对郭沫若、沈从文、赵树理等作品的中肯评价,其中丰富的见解和独到的见解,来自于研究现代文学的文先生的深厚学识修养,也来自于他作为中小学语文教材主编的纯粹情怀,以及他一贯的“守正创新”的理念。袁兴培老师认为,学习讲究气象。“学气象,如释迦牟尼之言,月亮在天上,庄严而

对于学生来说,仅仅阅读一部作品的(一部分)是不够的,只是要深入理解,研究到位。要“得鱼”,就得“得味”“得味”。文老师讲究从“一”到“一类”的鉴赏方法。针对读者经常用既定理论“套”具体作品,用经典作品作为材料支撑来论证自己理论的普遍现象,他强调文学经典是独特思想和艺术感受的结晶,也就是黑格尔所说的“这一个”。最重要的是从作品本身出发,从“能引起特殊感受和思考”的部分出发。读完之后,你会逐渐产生适合读这部作品的策略和态度,决定怎么读。书中有“探究阅读法”、“三步阅读法”、“剥笋法”等具体详细的演示。

近20年来,文先生一直深入中小学课堂讲课和研究,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本书讲的是现代文学名著,意在改变中小学固定的鉴赏思维习惯和思维方式,结合具体作品给出策略和举例。这些方法渗透和融入到名著欣赏中。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大量的与具体作品相结合的春风。不知不觉中,在文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对作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改变了思维习惯,优化了阅读方法,提高了文学素养。创意带来的顿悟,方法带来的感动,文本带来的熏陶,让我们充分享受“成长”的快乐。

这些阅读鉴赏方法是渗透在作品鉴赏中的,或者是脱胎于作品的。每个讲座都有自己的侧重点。纵观全书,形成了全面而具体的方法体系。文老师有一个整体学习的思维,打算把中小学师生作为“伪读者”的一部分,让他更好地结合中学文学阅读的现状,基于文学作品应有的阅读方式来谈一谈。所以,读者可以有很多启发。

教学指导:春风和雨的陪伴。

新课改背景下,语文教学方式需要变革。统编教材的文学阅读和写作的任务群体比较大,一线语文老师有很多困惑。如何创设情境、解决任务,如何基于学习任务组设计课堂教学中的语文活动,是教师关注的焦点。或许,这本书在阅读欣赏作品、渗透方法论知识的同时,也在直接或间接地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教学指导。无论是小说还是诗歌,文老在对文学作品“有限”的理解中,反复告诫读者要充分尊重原著的感受。上述的解读和鉴赏方法可以被教师借鉴和迁移,也可以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设计。

书中大量内容可直接用于设置情境任务或设计专题、小组阅读教学。比如,基于郭沫若《死水》受惠特曼《红烛》的影响,我们可以接连阅读《红烛》,发现“郭沫若的诗和惠特曼的诗几乎是一个频道,都有天马行空的想象,奔放的节奏,势不可挡的气势”。

书中提出以下问题,我们几乎可以直接“拿来”创设情境任务(学科认知情境)来促进课文学习的深化。

055-79000这本白话小说,为什么正文是白话文,而“小序”却是文言文?

055-79000年,为什么阿q讨厌却害怕假洋鬼子?

055-79000,怎样才能“站在地球的边缘”?为什么不选择《女神》中优美独特的诗句?

055-79000这篇散文,为什么作者没有使用自己平时喜欢的渲染和抒情的优美语言,而是洗去铅华,回归质朴,干净细腻?

戏曲在中国是“小众”艺术。《草叶集》为什么能成为戏曲艺术的巅峰?

专业但不深奥,学术但不晦涩。书中的鉴赏并没有列出1234、A、B、C、B、D等。它不是靠明确的逻辑分析来打动人的。而是需要读者用平实的英语去理解、去思考、去品味,自然地走进名篇,去获得鉴赏方法和教学启示。但纵观30讲的内容,全书自成体系,站在文学史的高度,站在读者文学素养发展的角度,站在中小学语文教师的角度。每一章(部分)都被一支蜡烛照亮,春风在默默地转雨润物。读者享受现代文学的盛宴,也是眼界、思维、学术方法的提升。

书中的指导涵盖了许多方面,每一个都是准确的,这可能会优化我们的教学,提高中国教育质量。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这本书不仅是教学旅途的“加油站”,更是现代文学学习的“培训所”。这是一本塑造我们思维、指导现代文学作品鉴赏方法、启发一线教师上好现代文学作品的好书。

055-79000(2022年12月1日第11版)

来源:光明网-《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为您推荐

....